如果不是这两个记者,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会有人知道

去年年底,《时代》周刊把“记者群体”评选为年度人物,用以表彰那些在这个言论环境急剧恶化的世界里,那些面对困难乃至人身危险仍然坚持报道、传递真相的勇敢者。

在被选中作为代表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十几名记者里,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惨死在土耳其大使馆的沙特记者卡舒吉,还有路透社在缅甸的两名记者,31岁的瓦隆(Wa Lone)和27岁的觉梭(Kyaw Soe Oo)。 继续阅读“如果不是这两个记者,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会有人知道”

韩国记者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群体

最近几年韩国社会屡屡爆出惊天动地的大新闻,每一次都带着无比悲壮的色彩。

事件的一方,总是被无端蔑视、粗暴对待、乃至无辜送死的普通人,是被搪塞被欺骗被蒙蔽、苦苦想要一个真相而不得的社会公众。

而他们所对抗的,是看起来不可撼动的权力,是下至地方警署的警察和政府机构的小官员、上至商人富豪和政府高官乃至总统所织成的一张无所不能的权力之网。 继续阅读“韩国记者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群体”

我们有那么多的吃喝玩乐公众号,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美食评论家

在微信上我订阅了很多吃喝玩乐类的公众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图片和文字看上去都特别诱人。在它们的镜头和文字里,所有的菜品仿佛都是人间少有的美味,所有的餐馆酒楼食肆仿佛都是必须要打卡一次不然就将留下人生遗憾的吃货圣地。

王思聪还好这口儿、毛爷爷都爱吃、宇宙级网红……每一篇文章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继续阅读“我们有那么多的吃喝玩乐公众号,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美食评论家”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今年7月的一天,洛杉矶著名的美食评论家乔纳森·古德(Jonathan Gold)去世,洛杉矶全城悲痛。

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他。洛杉矶市议会专门为他举办了追思会。《洛杉矶时报》的大楼上打出了他标志性的头像投影。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洛杉矶十几座地标建筑齐刷刷地点亮金色灯光,用这个颜色来代表他的姓,Gold。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在一个原本和古德没关系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叫住洛杉矶市长,请他就古德的去世讲几句话。

乔纳森·古德,在洛杉矶两家本地媒体《洛杉矶时报》和《洛杉矶周刊》前后供职30多年,写了1500多篇餐馆评论。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2007年,他因为开创全新的美食评论风格而获得普利策奖。

美食评论家获得这个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之后再也没有第二人能达到这个成就,可谓空前绝后。

是他,把美国的美食评论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

不了解洛杉矶的人,不会理解洛杉矶人对这个胖乎乎的老头所怀有的感情。

奖项已经足以证明他的成就,但要说清楚他对于洛杉矶的意义所在,还需要先说一下洛杉矶这个城市的独特背景。

人人都知道美国是移民国家,但美国社会发展成今天这样异常繁盛的多元文化图景、成为全球化的最佳范本,其实不过是这短短几十年之间的事。

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人口结构都还是比较单一的,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国家。

那时美国实行“国籍配额制”,允许的移民数量以19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作为标准,每年每个国家进入美国的人数不得超过1910年该国公民在美国总数的3%。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人口结构维持在一个很稳定的状态。

到了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很多人认为根据国籍设配额是一种歧视。肯尼迪总统顺应大众的呼声,着手进行改革。

1965年,新的移民归化法案正式实施,从此美国的大门向全世界的移民敞开。此后三十年,美国吸纳全球人才1800万,是之前三十年的三倍还多。

更重要的变化是,来自东欧、南欧、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的移民数量激增,美国社会的机理从此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人们漂洋过海而来,或独自一人或举家携眷到美国定居。他们散布在美国各地,但主要的落脚点是东西海岸。

气候温暖的南加州就是移民聚集的重镇。这里的居民原本以从中西部搬迁来的国内移民为主,上世纪初的洛杉矶因此有“海边的爱荷华”之称。

移民的到来改变了洛杉矶的面貌,让洛杉矶焕发出活力。

2、

但问题是,各个族裔划地而居,各自都有自己居住的地盘。洛杉矶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城市,这些移民社区封闭隔绝,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交流。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其他族裔的社区如同陌生的异国,大多数人很少走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去探索城市里其他未知的角落,既没有勇气又缺乏这样做的动力。

古德在洛杉矶出生长大,对他来说,有一样东西足够让他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那就是食物。

各个国家的移民在洛杉矶开了家乡风味的餐馆,这些餐馆原本的定位就是服务同胞,给想念家乡的人们提供来自家乡的味道,而不是为了吸引游客。

所以,通常菜品的质量都很高,保持了纯正的本土风味,而不是像左宗棠鸡那种为了适应美国人口味而做了改良的美式中餐。

古德的家在洛杉矶的韩国城附近,从他家出发走几分钟的路,就有至少来自14个地区的风味餐馆。除了稍微常见一点的日韩泰餐馆,还有苏门答腊、危地马拉、巴基斯坦、孟加拉、秘鲁、尼加拉瓜等等。

古德从小就是这些餐馆的常客。吃遍了家门口的异族美食之后,他又不停地开发更远一点的餐馆。

久而久之,他对各个族裔的餐馆了如指掌。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在《洛杉矶周刊》,古德一开始的工作是写音乐评论。后来他开始写餐厅评论,意外受到读者追捧,于是干脆开了个专栏,一心一意地向洛杉矶人介绍好吃的食物。

再后来他跳槽到《洛杉矶时报》,又把这个专栏带了过去。

3、

八九十年代美国主流的食评圈独尊欧美餐饮,评论家们平时写的大多是法国餐厅和意大利餐厅,即使偶尔涉及异国风味,也喜欢用欧美的口味标准来评价其他国家的食物。

古德和他们不一样。

他也写米其林的星级餐厅,但他写的更多的,是那些隐藏在洛杉矶街头不为人知的隐秘小馆子。

夫妻小店、路边摊、甚至那种只是在路边墙上开个窗口的 hole-in-the-wall 无名小店,只要东西足够好吃,都能得到他的热烈推荐。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更重要的是,古德对于食物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在美食评论家的身份之前,他首先是一个虔诚的食客,那是一种如同教徒面对神时一样的感情。

所以,在品味异国风味的食物时,他没有预设立场,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态。

他平等,谦和,带着同理心,因为吃到好吃的食物而心生欢喜和感激,然后再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给更多的人。

为了能够生动地描写好食物,让读者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他会反复琢磨用词,不停地练习自己的写作技巧。

他说,“美食评论家不是天生的职业,就和科比每天要练1000次投篮一样,要反复练习。”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4、

但古德写餐厅,又不局限于食物本身,他竭力去理解是什么样的人做出这样的食物,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风味,他们来自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

所以餐厅老板们都说,“他写的不是餐厅,他写的是我们的生活。”

古德在去餐厅吃饭之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家书柜里几千本介绍世界各地菜系历史的美食书籍早就被他翻得烂熟于心;对于确定要写的餐厅,他有时会去四五次才敢放心动笔。

一篇食评不过千八百个英文单词,但每一个词都透着功力。

他喜欢用第二人称,循循善诱的语气像是一个陪着读者在餐厅吃饭的老朋友。

LA是汽车上的城市,古德平时会开着自己那辆老旧的道奇公羊皮卡,在大街小巷穿梭,专注地搜寻值得尝试的餐厅。据说他一年要在洛杉矶市内开3万多公里。

他曾经介绍过自己寻找餐厅的几条准则,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两条。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去的餐厅,隔壁是7-11,另一边是干洗店,那可能就来对地方了。”

“门口排着长队的餐厅,有可能是因为比别家好吃,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它比别家便宜5毛钱,进去吃一下就知道区别在哪里了。”

古德对洛杉矶餐厅的熟悉程度,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创办纽约著名餐厅 Momofuku 的韩裔厨神 David Chang 曾经感叹,不管什么地方古德都知道,“我认识的韩国人里,没有人对洛杉矶韩餐厅的了解能超过他”。

5、

很快,古德就在洛杉矶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无数的小餐厅在他推荐之后瞬间爆红。

洛杉矶西好莱坞有家叫Night+Market的泰餐厅,创办者 Kris Yenbamroong 从父母手里继承这间餐厅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但古德的一次偶然造访彻底扭转了这家店的命运。

如今Kris Yenbamroong 在全美开出好几家分店,他本人也成为了厨师界备受瞩目的希望之星。

那个爱吃火锅担担面的美国人

古德还有一个和其他美食评论家不一样的地方,他只推荐好吃的餐厅,但对不太好的餐厅从不轻易批评,他知道自己的一句差评就可能毁掉一家店。

相比之下,那些把刻薄讽刺当率真个性的评论家们是多么促狭。

今天英文媒体上的美食评论,和古德当年刚开始写作时已经很不一样了,大批追随者在模仿古德,只是没有人写得像他一样好。

古德以一己之力,确立了美食评论的风格和标准。

他同样以一己之力改变的,还有洛杉矶的美食图景。

古德曾经在一个采访里说过,自己写美食的终极目的,是希望能让洛杉矶人不再对自己的邻居感到陌生,希望用食物让人们互相了解,用食物把人们连接在一起。

他的目的早就已经达到了。他成了洛杉矶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餐厅向导,人们给了他一个绰号,“洛杉矶的胃”。

在他的带领之下,无数的洛杉矶人走出自己熟悉的街区,勇敢地走进城市里原本陌生的角落,勇敢地去尝试自己没吃过的食物,也因此认识了原本不熟悉的另一种文化,认识了说不同母语的另外一些人。

每个星期六,人们都焦急地等待着《洛杉矶时报》,等待着看古德又推荐了哪家好吃的餐厅。

是古德,让洛杉矶多了一些温度,更完整、更有人情味了一些。

汤姆·汉克斯和梅姨的新电影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

好莱坞的新片《华盛顿邮报》(The Post) 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激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拍的好,更是因为电影里所展现的那段真实历史所蕴含的沉甸甸的力量。

斯皮尔伯格导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汤姆·汉克斯主演,这样的阵容一看就是奔着奥斯卡去的。虽然最后只拿了两个提名,但一个是最佳影片,一个是梅姨的最佳女主角,都是分量很重的奖项。 继续阅读“汤姆·汉克斯和梅姨的新电影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

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

不关心新闻行业的人可能不知道,2016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在今天揭晓。

普利策新闻奖是全美国、也可以说是全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新闻奖项,从1917年首次颁发,到今年正好是第100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新闻界的奥斯卡。

在今年普利策的各个奖项中,获得“公共服务奖”的是美联社的一组包括7篇长篇调查和两则视频的报道,就讲述了一个惊天动地、可以拍成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真实故事。 继续阅读“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

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和报纸

几年前,讲述韩国民主转型血泪史的电影《辩护人》在韩国引起巨大的轰动。传到中国以后,出现了一句有意思的评论,“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

其实,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能够改变国家的不仅仅只有电影,更多的时候,是律师,记者,民间组织,是每一个愿意站出来的普通人,是每一支能够自由发声的公民力量。 继续阅读“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和报纸”

在美国做记者有多穷

今天,第99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行业的最高奖项、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新闻奖,是美国每一个新闻记者奋斗一生追求的终极梦想,其地位就类似电影界的奥斯卡。但是没想到的是,今年普利策奖意外遭遇了一个近百年历史上罕见的尴尬。

普利策奖由设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评奖委员会负责评选,美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记者都获得过这个奖。每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大报都是大赢家,瓜分了其中大部分奖项。 继续阅读“在美国做记者有多穷”

我想起了另一个日本记者,死于2007年的长井健司

这张照片在2008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它的拍摄者是路透社摄影记者阿德里斯·拉蒂夫(Adrees Latif),拍摄时间2007年9月27日,拍摄地点缅甸首都仰光市中心。

当时缅甸政治局势恶化,仰光爆发了一系列反对军政府的示威游行。照片的左上方,人们在警察的追赶下四处逃散,惊慌和忙乱中有人摔倒,地上还可以看到不少人们掉落的拖鞋。 继续阅读“我想起了另一个日本记者,死于2007年的长井健司”

美国的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名人的死

去年8月,罗宾·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引发了美国媒体的一场大战。美国广播公司(ABC)是其中拼得最凶的一家媒体,它们花费巨资,出动直升机对罗宾·威廉姆斯的家进行航拍直播。

更加让人不解的是,在罗宾·威廉姆斯的家人发声明请求外界“在这样一个艰难而悲伤的时刻尊重我们的隐私”之后,ABC仍然在官网上大肆宣传自己的“独家”航拍。这样完全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的做法,立即招致了公众的激烈批评。迫于压力,ABC在第二天就道歉并且撤下了视频。 继续阅读“美国的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名人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