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真的有歧视亚裔和华人

哈佛大学涉嫌歧视亚裔的案子打了好几年,到最近爆出了点实锤。

在原告SFFA(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锲而不舍的要求之下,法庭终于批准对外公开哈佛大学招生办的一批绝密材料。

这批文件的时间跨度从2000年到2015年,涉及16万名申请学生。 继续阅读“哈佛真的有歧视亚裔和华人”

如果你知道可口可乐今天做了什么,你也会和我一样为它们献上掌声

今天可口可乐的公众号突然发了一条推送,标题是《不害怕,不一样》,主要内容就是九张海报图。

“王尔德不害怕永远长不大”。 继续阅读“如果你知道可口可乐今天做了什么,你也会和我一样为它们献上掌声”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今天想说一说Ellen DeGeneres。

全世界叫Ellen的人千千万,但只要一说Ellen,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她。

欧美人习惯用姓来称呼不熟的人,而能够被人省去姓、直接用名字来称呼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超出寻常的喜爱。那么多名人巨星天王天后,能够有这样待遇的并不多。

欧普拉大概算一个,但那多多少少是因为欧普拉这个名字比较独特,几乎没有重名。

Ellen就不一样了,本身就是个常见的邻家名字,还能被独一份地霸占,了不起。

当然我承认,大家喜欢直接叫她Ellen的一部分原因是DeGeneres这个姓太难念又太难记了。英文里有一些单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记不住怎么拼写,Degeneres这个姓应该算一个。

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对Ellen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想看看她有多红,只要在Google里输入Ellen,搜索框里出现的联想几乎是清一色的溢美之词: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这么棒;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是一个行为榜样;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是一个领袖;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是一个好的领袖;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是最好的;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获得了自由奖章;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能够激励人心;

为什么Ellen DeGeneres是个英雄。

这些自动联想都是被Google用户搜索最多的条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了公众对Ellen的印象。你可以试一下输入别的明星,很少有这样一边倒的美誉度。

更不用说,她还曾经被美国人评选为最适合当总统的名人,虽然这个评选有点恶搞性质,但多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出生于1958年1月26日的Ellen刚刚过了自己的60岁生日,之前她在推特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引起了一片惊呼。虽然她的生日不算秘密,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但还是有很多人表示,不相信她已经60岁了。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是啊,她不光样子显年轻,心态更年轻,动不动就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里跳舞,怎么看都不像是60岁。

和她一样今年60岁大寿的麦当娜莎朗斯通,都遥远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人物,可是她还一直活跃在电视上,屹立不倒地保持着最红脱口秀主持人的地位。

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当下性”,她好像有一种永远站在时代前头、持续更新自己的超能力,是这种能力模糊了她的年龄背景,让她一直不会过气。

#

大家喜欢Ellen,我想第一是因为她的幽默风趣,作为脱口秀主持人,这是她的专业能力。

第二是因为她的“kind”,她性格中的善意。

你看她虽然总是四处调侃,但所有的取笑恶搞都有限度,绝不会让被取笑的对象难堪,她的笑话不会伤害任何人,揭伤疤的事她是绝对不会干的,而且她还常常喜闻乐见地自黑。

所以上她节目的嘉宾永远不会有心理负担。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第三个原因,是她很真实,她“做她自己”。

现在我们把“做自己”这句话快要说滥了,仿佛这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就像决定今天下班不挤地铁改搭出租车一样简单。

很少有人想到,做自己其实是一件需要付出代价的事,背后有多少黑暗中的求索,痛苦里的挣扎,无奈之下的放弃,以及来之不易的释放,解脱,蜕变,与成长。

没有这样一个沉甸甸的过程,又如何配得上做自己这样三个字。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Ellen是女同志,大家早已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点。

可是在20年前,Ellen通过《时代》周刊和全国性电视节目出柜,却是美国大众文化史上历史性石破天惊的一刻。

她想做的,不过是让大众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虽然私事本不必和外界分享,但每时每刻需要在公众面前保守一个秘密,对她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

直到有一天,她梦见自己是困在笼子里的鸟,可是鸟笼的铁丝之间有缝隙,足够让她逃出困局飞向天空,于是就轻轻松松地下了决心。

那时的美国社会远不如现在开明,Ellen也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葬送了她整个职业生涯。

那时她正在主演一部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创作的情景喜剧,红得家喻户晓。

剧中的主角同样也叫Ellen,观众既喜欢剧中如同邻家女孩一样的主角Ellen,也喜欢扮演Ellen的她,两个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一的。

这意味着,如果Ellen出柜,那么电视剧里的Ellen也得出柜。

于是Ellen召集编剧,说服ABC的高管,开始拍摄一集出柜的情节。

1997年4月14日,Ellen出柜的那一期《时代》发行,这样的事从未有过先例,更何况主角是一个备受全美喜爱的电视明星,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封面上的她带着微笑,配上三个轻松的大字,“Yep, I’m Gay”。《时代》有许多经典的封面,但论历史意义,这一期当可排在前列。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随后,Ellen开始上各种新闻节目,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欧普拉的节目上,她说,“我意识到如果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就会让我看上去哪里有些不对劲。”

两个星期以后的4月30日晚上,情景喜剧“Ellen”的新一期播出,剧中的Ellen对扮演心理医生的欧普拉说出了自己的秘密,继剧外的Ellen对全美观众出柜。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对于这桩历史性的大事件,美国媒体不吝赞美之辞,表扬Ellen的勇敢。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美国社会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电视明星每天活跃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屏幕上,何况这档剧在白天播出,而日间电视的观众主力来自更保守的中西部。

她和剧组接到了许多充满仇恨的邮件,其中还有赤裸裸的死亡威胁。之后的每一期拍摄,剧组为了以防万一,都要在拍摄现场排雷。

很快,收视率开始下跌,地方电视台拒绝播出这部剧,赞助商也纷纷撤出。

全美28名电视行业的研究专家联名写信,要求对她进行封杀。还有人撰文预测,她的职业生涯将就此终结。

一年以后,ABC在没有通知她的情况下,宣布取消这部剧集。

那之后,整整三年,她没有接到任何一个工作电话,没有人敢冒险找这个自毁形象的女人主持节目。

一直到2001年的艾美奖,Ellen才等到了她人生中的转机。

那一年的艾美奖原本定在9月16日,但911改变了一切,迫使艾美奖不得不改期两次,改到了11月。

原定的主持人纷纷退出,因为他们不知道正处在创痛之中的美国人能不能接受他们讲的笑话,担心拿捏不好尺度而惹来非议。

可是全社会悲伤的时候,大家最需要的,恰恰是笑声啊。

Ellen临危受命主持了那一届的艾美奖。她的语言一如既往的幽默,但又恰到好处,很多段子至今品来还很有味道。

比如她说,“重要的是,恐怖分子夺不走我们的创造力,我们追求卓越的努力,和我们的欢乐——这些只有电视网的大佬们能做到”。

她还用出柜这件事自嘲,“还有什么比一个出柜的女人坐在一屋子的犹太人中间更能惹毛塔利班呢?”

正是这一次艾美奖美国人才重新发现,原来出了柜的Ellen一点也不可怕,还和以前一样有给人带来欢笑的能力。于是,他们重新接受了她。

到现在,她一共主持了两届格莱美,两届艾美,两届奥斯卡。她的脱口秀节目连播十几季,拿了几十个奖,她每年年收入7500万美元。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台词,”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鸟是注定无法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闪亮了”,用来形容Ellen是贴切的。

2016年,Ellen获得奥巴马颁发的自由奖章。当时奥巴马说,“现在我们很容易会忘记,将近20年前Ellen站在最公开的舞台上袒露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又是多么重要,不仅仅是对于她所代表的人群,更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20年间,美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Ellen为镜,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进步。

而奥巴马的话蕴含的其实正是社会进步的秘密和路径所在——一个社会里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互相连接的,看起来每个人都只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但其实也是在为所有人争取权利。

就像马丁·路德·金说的,“在所有人自由以前,没有人是自由的。”(No one is free until we are all free.)

当年Ellen选择出柜,是因为她想为大家争取些什么吗?当然不是。她自己说过,不要为这件事赋予过多的意义,没有什么苦大仇深,她就只是简简单单,想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而已。

如果你喜欢Ellen,可以看一下她2009年在杜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网上很容易搜到。

演讲只有十分钟,是她典型的脱口秀风格,但在一系列搞笑的包袱之中,她还是埋下了几句肺腑之言。

比如她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完整地活着,不要给自己压力,想要变成一个不是真实的自己……跟随你的热情,对自己诚实,永远不要去跟着别人走,除非你在森林里迷了路。”

你内心的完整与真实,比天大比地大,没有什么事比之更重要。《无问西东》里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每个人只能来这世上一次,请真实感受,不要辜负。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最后一句,“You’re gonna be OK, just dance.”

没有什么值得担忧,一切都会好的,跳舞吧。

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继续阅读“曾经跌到谷底的她告诉你,做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是人类最让人动容的真实时刻之一,值得你一再回味

这个星期,美国媒体都在撰文纪念一位伟大的女性,罗莎·帕克斯 (Rosa Parks)。

连特朗普都一改往日的风格,在推特发了一个一本正经的视频讲话,盛赞她的勇气。 继续阅读“这是人类最让人动容的真实时刻之一,值得你一再回味”

哈佛真的歧视华人了吗……

今年8月初,美国司法部宣布将对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是否歧视亚裔学生展开调查。这件事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连新华社都发了报道。

但是,整件事背后的是非曲直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歧视亚裔”、“歧视华人”可以概括的。 继续阅读“哈佛真的歧视华人了吗……”

一首关于中餐的打油诗引发了全美国的大批判

Calvin Trillin 是纽约的一个知名作家,今年已经81岁了。在4月4日出版的《纽约客》杂志上,他写了一首调侃中餐的打油诗,没想到竟然被全美国口诛笔伐。

许多文化界人士在各大媒体上发表文章,对他的诗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围剿。 继续阅读“一首关于中餐的打油诗引发了全美国的大批判”

为什么她要宣布自己变性的消息?因为恐惧。

《黑客帝国》的导演安迪·沃卓斯基,今天正式向外界宣布自己已经从男人变性成女人,并且改名叫莉莉·沃卓斯基。

而她曾经的哥哥拉里·沃卓斯基,她的导演搭档,早在几年前已经宣布变性,变成了拉娜·沃卓斯基。

为什么她要宣布自己变性的消息?因为恐惧。

继续阅读“为什么她要宣布自己变性的消息?因为恐惧。”

为什么今年美国的中小学要在中国春节放假?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种族的大熔炉。纽约就更是如此了,这个城市有将近一小半的人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第一代移民,再算上那些父母辈或者祖父母辈移民来的,种族成分就更是复杂到让人晕眩的程度。

前几年曾经流行过一个词叫“地球村”。去纽约前我对这个词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到了纽约以后一下子就明白了,纽约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地球村吗?同一栋楼里,住在你隔壁的是一对法国夫妇;对门的俄罗斯女孩老是半夜才回家;每天在电梯里总是能碰到那个意大利男人和他的波兰女朋友;出门左拐,那条街上住着很多日本人;再往前,那一片几乎都被印度人占领了…… 继续阅读“为什么今年美国的中小学要在中国春节放假?为什么?!”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从Humans of New York (人在纽约)上挑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发在这里。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1、一个充满智慧的小正太。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想做宇航员。”

“做宇航员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按钮。”

2、一个努力的年轻人。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很幸运,中学一毕业就到了一个家族企业工作。一开始我只是在办公室里做文书方面的工作,但是每次老板家的孩子没来上班的时候,我就举手说我可以帮他做。所以我慢慢地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责。那时我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男同事们都愿意尽可能地教我,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自己可以多休息一下。”

3、一个无奈的年轻人。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戈荷是埃塞俄比亚来的,我是波斯尼亚来的,我们在一起四年了。我们是在密苏里认识的,那时我们都是国际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工作,这样就能一起留在美国。她找到了工作,我没找到。我发的求职信没有200封也有150封了,接到35个面试,其中有四五个面试进入了第三轮,但是我想每次都是签证问题毁掉了我的机会。

我不可能叫她跟我去波斯尼亚,那里对她来说没什么机会。后来,眼看我真的必须得回去了,为了让双方好受一点,她从我们住的地方搬了出去。昨天我去了她的新家帮她油漆门框,我们原来以为那会是件好玩的事,但结果我们根本没办法看对方,也没办法说任何话。

再过两天,我就要回波斯尼亚了。如果可以,我只是想告诉她,我爱她。”

4、一位父亲。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女儿最好的品质就是谦卑。她从不在心里对别人分门别类,我一直教她,谦卑是最好的纽带。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谦卑是最短的距离。”

5、另一位父亲。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有个七个月大的女儿。我想成为她最喜欢的人,所以我一直试着去逗她笑。我会趁她妈不注意的时候给她拨点冰淇淋吃,然后假装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她不肯睡。”

6、还是一位父亲。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不是他爸,我是他的朋友。”

“你们怎么认识的?“

“我爱他妈妈,这是个买一送一的套装。”

7、一个乐观的中年人。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单身,失业,人也到了中年晚期。但我真的不悲伤。我不觉得悲伤在我的脑子里会产生化学作用。当我回到自己的公寓,水龙头里有冷热水。你知道有多少亿人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么?而我有两种干净的水:冷水和热水。”

8、一位老人。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在练台词。我拍戏拍了整个晚上,刚刚结束。我在一个很小的独立电影里扮演一个很二的参议员。我已经81岁了,76岁那年才开始演戏。我从小就想演戏,所以那时我想,我要么现在就去演,要么就永远也没机会了。”

9、一段朝鲜战争秘史。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在韩战中玩得可开心了,我们基地里有10到15个同性恋士兵。只要没人看到我们在干什么,他们就没办法把我们怎么样。所以我们每个月会租一间酒店的房间,在墙上贴满欲望号街车的宣传手册,然后在里头干了又干。”

10、一名女同性恋。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12年前,我们在一个约会网站上认识。我给她发了条私信说:‘我想提前告诉你,我是一个生活在轮椅上的人,因为这事儿藏不住。’ 结果她回我说:‘为什么藏不住?你的轮椅是明黄色的吗?’

11、最后一则比较特殊,是一个小男孩。他说,“我是一个同性恋,我很担心自己的未来会怎样,我担心别人不会喜欢我。”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结果这则内容在Facebook上发出不到两个小时,希拉里也来留言了。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来自一个成年人的预言:你的未来一定会非常美好,连你自己都会感到惊讶,你竟然可以做到那些了不起的事。找到爱你和相信你的人,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那样的人。”

希拉里还用H署名,这表示这句话是她自己写的,而不是她的团队。

还有很多人给这个小男孩留言鼓励,到目前为止这则内容一共被点赞61万多次,有68000多条留言。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这么小,却有一张如此悲伤的脸,我的心碎了。”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我是一个同性恋,我的未来非常美好,人们爱我、崇拜我。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做我自己。”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亲爱的,你人生中所有需要的人都会爱你、支持你。如果有人因为你的性取向而不喜欢你,那他们根本就不值得出现在你的人生里。抬起头,我们的社会在改变,你会得到你应得的尊重和爱。”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别害怕!每一天这个世界都在变得越来越包容!而且,纽约是世界上做同性恋最好的地方,所以,笑一下,小可爱。”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苦恼,希拉里这样安慰他

“如果你是我的儿子,我会毫无分别地爱你。我将是世界上最骄傲的父亲,因为你有这样的勇气面对你自己、面对世界。

你知道吗,不管我们的心选择爱谁,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喜欢我们。不要让那些人阻碍你或者增添你的烦恼。追随你的梦,走你自己的路。

请记住,人们走进我们的生活,总是有原因的:有些人因为某个原因留了下来,其他人因为更多的原因而留下来。有些人无疑会伤害你,但是,更多的人一定会拥抱你,接受你,宠爱你,安慰你。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一课。

祝你安好,快乐,我的孩子。

因为神保佑每一个找到真正自我的孩子。”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今天你大概也被社交媒体上的彩虹给晃晕了眼,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让6月26日成为了足以与黑人平权胜利相提并论的历史性一天。从政客、媒体到品牌,这都是一个绝佳的借势营销良机,我来盘点一下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经典案例。

#奥巴马

毫无疑问,奥巴马是这次借势营销中最成功的赢家,他展现了一个政治人物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塑造自己形象的最高水平。

法院作出裁决的时候,奥巴马正在白宫的住处起草致查尔斯顿教堂枪杀案遇害者的悼词,他立即放下了手上的工作,第一时间发布了一条推特。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今天我们迈出了在平等道路上的重大一步。男女同性恋伴侣现在也有了结婚的权利,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 这条推目前已经被转发42万次,点赞37万次。

随后,他亲自给促成这次裁决的关键人物Jim Obergefell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和赞扬。Jim Obergefell因为不满自己无法以配偶身份出现在去世伴侣的死亡证明上,而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由此才有了这次的裁决。

做完这两件事后,奥巴马又召集各大媒体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由于太激动他大多数时间脱稿即兴发挥。他说:“我们的国家建立的基本原则是我们所有人都生来平等,而每一代人的任务,就是在这些奠定国家基石的语言和不断变化的时代现实之中,搭建一座桥梁。”

他还说,这次裁决是“数十年来,千百万人基于勇气所作的无数微小举动的结果;他们坚定地站立,他们走出柜子,他们向深爱自己的父母倾诉。他们愿意忍受被欺凌、被辱骂,坚定地相信自己,终于缓慢地让整个国家相信爱就是爱。”

这个演讲把奥巴马的声望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但是这还没有完,到了晚上,白宫打上了彩虹灯柱!一时间,这张图片再次传遍全球,为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奥巴马的个人形象作了最好的宣传。经此一役,奥巴马彻底洗刷了此前几年的颓势,牢牢地在史上最伟大总统的行列中占据了一个席位。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Facebook

在LGBT问题上,硅谷的几大科技巨头一直是商界的先锋标杆。这一次裁决结果出来后,Google把办公楼的logo给换了,还在Marriage Equality的搜索页面上作了一些小装饰;本身是同志的苹果总裁库克则发了两条推,其中一条引用的是乔布斯的名言:“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是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但是做的最成功的是Facebook。早在前几天,他们就在总部门口放了这么一张图。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在最高法院的裁决后,Facebook立即推出了一个小工具,可以让用户给自己的头像加上彩虹,扎格伯格自己率先把头像改成了这个样子,而他的这条帖子被点赞了30多万次。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此外,扎格伯格还发了这么一张图,对比了2008年和2015年Facebook上LGBT群组的数量。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绝对伏特加

Absolut Vodka此次的表现也值得大大点赞。这个牌子一向有爱玩瓶身设计的传统,然后它们很早就先知先觉地预计到了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就在几天前刚刚推出了一款限量版彩虹瓶。这款彩虹瓶据说中国市场限量6000瓶,只在Absolut的天猫旗舰店发售,发售当晚就卖出了上千瓶。

其他大品牌最多在社交媒体上动动脑筋,但是像Absolut这样敢于直接用产品包装宣示的,还真是不多见。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在裁决结果出来后,它们的官方推特不失时机地发了这么一条内容。#loveislove 是它们这次宣传的主打标语,意思是“爱就是爱”,和推特上的热门标签#lovewins相得益彰,可算是天作之合。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难能可贵的是,Absolut还是不多的几个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也对这次事件作出迅速反应的国际品牌,他们在新浪微博也第一时间发了帖。此外它们还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宣传图。“爱就是爱”,就是接受,就是责任,就是自信,就是支持。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下面再收集一些品牌在推特上的宣传内容,都很精彩,既紧跟热点,又完美植入品牌本身的特性。

很多媒体以及名人的社交媒体头像集体变成了彩色。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很多品牌用和产品和行业相关的常用词来达成双关效果。比如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We’re on board”,意思是“我们登机了”,而这里的on board除了登机还有“支持”的双关意思,很巧妙。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还有Visa, “Accepted Everywhere” 原本是指Visa卡到处都能刷,“哪里都接受”,被套用在这里表达“爱在哪里都能被接受”的意思。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UGG, “阔步向前” (making strides)。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专门播报天气的气象频道(Weather Channel),适时地播报了这样一条气象预报。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动物保护组织Peta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放了一张狗的照片:“我既亲吻男孩,也亲吻女孩”,因为“狗平等地爱每一个人”。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Uber不仅设计了彩虹logo,还在地图上给每一辆车都加上了彩虹尾气。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星巴克在店门口插上了彩虹旗。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也有很多品牌直接把logo换成了彩虹色,比如Expedia。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很多品牌把自家的产品摆成彩虹色。

#love wins | 昨夜美国彩虹旗营销大战中的经典案例

这是《纽约时报》的头版,大标题只有两个词,但是简洁有力:平等的尊严,“Equal Dignity”。

这世界这么辛苦,爱是唯一的救赎。愿所有的爱都不被辜负,愿每一个你,都遇上爱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