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愿望是,活过30岁
有两句话常常会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 一句是《约翰·克利斯朵夫》里写的:“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只是在模仿自己中日复一日地度过。” 另一句是日本作家本间久雄的名言:“很多人都是30岁就死了,80岁才埋葬。” 两句话的意思都差不多,无非说的是人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停止了成长,从此生活沿着旧的轨迹一圈圈地重复下去。 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可能是二十来岁,可…- 1.7k
- 0
-
-
7000万美元一只,可惜我买不起
这是杰夫·昆斯(Jeff Koons),安迪·沃霍尔之后波普艺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在目前还活着的艺术家里,他是全世界身价最高的那一个。 这两天美国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一个消息,昆斯的雕塑作品《兔子》(The Rabbit)下周要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对于关心艺术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重大事件。 2013年,昆斯的另一个雕塑《气球狗》(Balloon Dog)以584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成交,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的…- 418
- 0
-
都挺好的结局真让人生气,如果能拍成美剧那该多爽啊
《都挺好》终于放完了,不出所料,是从下半程开始就一直在各种铺垫的大团圆结局。 明成去了非洲,立誓要闯一番事业;明哲一家恢复了欢乐和睦;苏大强变成了慈父,处处为子女着想…… 刻意煽情,强行升华出来的家和万事兴,要多假有多假,我看了只觉得尴尬。 弹幕里说看到泪崩的各位,你们都忘了30集以前这些人有多面目可憎吗? 这部剧刚开始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苏明玉风光潇洒,苏家两兄弟窝窝囊囊,看得人扬眉吐气。 原来…- 476
- 0
-
真羡慕欧洲人每天喝咖啡到下午三四点
全世界人民都羡慕欧洲的悠闲:每年有长长的假期,每天有长长的午休siesta,可以一直晃到三四点,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么多的咖啡馆。 1、 1964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小文章,Need for a Sidewalk Cafe Society. 作者抱怨说,纽约的街边咖啡馆太少了。他呼吁纽约建立像欧洲城市那样的街边咖啡馆文化。 那还是前全球化的时代,美式流行文化还没有开始统治世界,将成为世界之巅的世…- 588
- 0
-
一加手机在美国的奇幻漂流
10月底的一个傍晚,纽约时报广场的T-Mobile旗舰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T-Mobile是美国三大主流电信运营商之一,街头随处可见它们极有辨识度的粉红色标识,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用的第一个手机往往就是T家的。 不过其实这是一家总部在德国的欧洲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欧洲和美国采用同一个品牌的电信公司。 在中国,大部分人通过零售渠道购买裸机,然后再选择某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 美国不一样,这是一个电信…- 3.5k
- 0
-
全世界风景最美的公路在中国
说到公路,很多人会想到公路文化兴盛的美国。 66号公路、加州1号公路、佛罗里达基韦斯特几十个岛连接在一起组成的跨海公路等等,常常被各种游记提起,动不动就被冠上“世界最美公路”的头衔。 但是,中国有一条去年才刚刚通车的京新高速公路,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G7,同样也很美。 虽然美各有不同、难分高下,但如果允许我存一点私心的话,我会说G7才是最美的公路。 G7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经过河北、山西、内蒙、…- 1.1k
- 0
-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化妆,都希望你点进来看一下
SK-II每年都会推出一个重量级的品牌宣传活动,前年是她最后去了相亲角,去年是人生不设限。讲的都是人生态度,击中很多人的内心,刷屏盛况至今让我们记忆深刻。 今年的活动延续“改写命运”这个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与六位女艺人合作,让她们无底妆拍摄一组海报。 1、 活动的名字叫做#BareSkinProject,中文名更是一语双关,叫“我行我素”。 老实说,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创意的时候,多少有些疑惑,也多少有…- 1.2k
- 0
-
中国建筑工地写“质量就是泰山”,国外的工地会写什么?
每个人旅行都有自己的目的。以前我出去玩会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去著名的景点朝圣或者打卡,乃至希望能够认识一些别的国家的人。但是随着出去玩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留意最多的渐渐变成了大多数普通游客不太会去注意的一些细节。 比如前阵子在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我在路边看到一块巨大的幕布,整整有四层楼高,上面红底白字写着一句亚里士多德的话,“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Quality is not an act, …- 2.4k
- 0
-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但你喜欢我吗?
今天母亲节,想聊聊去年大热的美国电影《伯德小姐》,会有轻微剧透,没看过电影的朋友请谨慎阅读。 《伯德小姐》是一部青春片,主角当然就是这个即将中学毕业、给自己起了怪名字的女孩。 片子的主要情节,就是她高中最后一年的日常——社团,舞会,初恋,初吻,友情,谎言,诸如此类的琐碎。 按理说,这种讲述 coming of age 故事的类型片已经有太多的套路和模式可循,很难拍得出彩。 但好莱坞才女格蕾塔·葛韦…- 6.5k
- 0
-
你也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画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是80年代全美国最有知名度的波普艺术家之一,20多岁时一夜成名家喻户晓,30岁出头就因病去世,天才而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管有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我想很多人一定曾经在某个场合看到过他的作品。 因为他创造出了很多非常有辨识度、充满象征寓意的抽象符号,而这些符号早就已经被大众流行文化广泛地吸收利用。 比如这个散发着光芒的爬行婴儿。 再比如这些充满动感的跳舞…- 4.9k
- 0
-
乘坐美联航全新的商务舱是什么样的体验?
国庆期间我去了一趟旧金山。这趟行程除了看朋友,主要的目的是应美联航的邀请,体验他们去年新推出的Polaris商务舱。因此今天顺便写个体验报告。 行程提要: 去程航班UA889,北京时间9月30日中午12点从首都机场出发,美西时间9月30日早上9点到达旧金山机场; 回程航班UA888,美西时间10月6日上午11点从旧金山出发,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40回到北京。 一共六天,中间我还去拉斯维加斯呆…- 4.5k
- 0
-
不用羡慕美剧,中国的父母也可以很酷
前阵子做了一个征集,很多人都讲了父母对自己关心、支持和守护的故事。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父母,其实也可以很酷啊。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父母”是一个贬义词。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中国式家长代表着一种传统、保守的家庭教育。 比如说,中国家庭往往有比较鲜明的等级观念,父母不够民主开明,常常会对子女的个人生活做出很多限制,求学求职择偶择业各个方面都横加干涉,用自己的意愿雕琢子女的人生; 再比如说,中…- 618
- 0
-
不功利的老挝人
我很喜欢老挝这个国家。虽然老挝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全世界130多位,但我觉得老挝整个国家都散发着一种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的贵族气息。 这种贵族气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老挝人在追求温饱和利益这样的实用性需求以外,还有那么一些别的追求。 老挝首都万象,被称为全世界最破的首都,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可能还比不上中国东部一些富裕的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落后。 去万象之前,看Lonely Plane…- 6.8k
- 0
-
没有了表情包,你就不会好好说话了吗?
英国心理学家Linda Kaye对我们平常爱用的表情符做过研究。她发现聊天时习惯用表情符的人,一般来说性格比较平易近人好相处,因为他们愿意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别人的感受。 她还分析了match.com等几个婚恋约会网站的站内聊天信息,证明聊天时用表情符的人最后找到合适另一半的机会,要高出那些从来不用表情符的人。 另一个发现是,大脑处理文字信息和处理表情图案所动用的神经元区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 3.4k
- 0
-
觉得30岁后会贬值的人,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吧。
SK-II的影片又在朋友圈刷屏了。 和去年被疯狂转发的《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一样,今年这则影片关注的仍然是女性在现代社会里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扰。 废话不多说,先上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x411676M/ 1、 是的,今年的关键词是:年龄。 如果说《相亲角》是一部微型纪录片,那今年的《人生不设限》就有点像是黑镜式的科幻寓言。 影片的主角,是中日韩三…- 3.4k
- 0
-
艳照门马上要十周年了,你现在能接受陈冠希了吗?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陈冠希在晒一条井号毛巾。 这个毛巾的牌子叫三利,是一家非常低调的老牌国企,虽然多年来销量一直是国内毛巾行业前三,但以前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宣传声势。 今年三利想走年轻化路线,所以就推出了这么一条印着话题符“#”号的毛巾,没想到连陈冠希都来秀。 只是我有点好奇,今天的年轻人是不是会买陈冠希的帐? 所以我饶有趣味地点开了那条微博,结果评论栏的画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留言里对陈冠希一片清一…- 2.4k
- 0
-
好品位其实没有什么诀窍
在知乎上,经常有人询问,该如何提高生活品位,过有品质的生活。 这些问题隔三差五地出现,充分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注重生活的品质,是中产阶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只有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需求以后,才会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质。 中产阶级本身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到底收入多少,才能算够得上中产阶级的门槛?谁也说不清楚,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 《经济学人》杂志去年做过一…- 3.3k
- 0
-
我打算请几个人去看百老汇音乐剧。
最近和一个做音乐剧的朋友闲聊,得知百老汇音乐剧《魔法坏女巫》(Wicked) 正在国内上演,北京上海广州都有演出,我非常激动。 在纽约,我把这部音乐剧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很想把它安利出去。 《魔法坏女巫》这部戏是《绿野仙踪》的前传,讲的是发生在奥兹国的故事。 早在多萝西到奥兹国之前,有一位年轻的姑娘生来就是鲜绿色的皮肤,她聪明热情,天赋异禀,却常常被人误解。 当另一位极受欢迎的金发碧…- 657
- 0
-
一艘在公海航行的游轮,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刚去美国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要去cruise,一开始不知道cruise是什么意思,看到对方一边说一边脸上带着神往的表情,还以为是某种秘不可宣的隐秘小众派对。 后来才知道是我想多了,原来cruise就是中文里说的游轮。 渐渐地,我也了解到美国人对cruise发自内心的热爱。美式中产阶级度假的三大标配:在后院里烧烤,开一辆SUV去郊游,坐游轮出国巡游。其中坐游轮既适合夏天消暑也适合冬天避寒,更是人…- 349
- 0
-
为什么说北京才是最像纽约的中国城市?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的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以后无论你去了哪里,巴黎都会一直跟着你。” 这句话让很多人心有戚戚焉,大概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有这样的特点:它们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你的口音和喜好、改变你的气质和习惯,乃至重塑你的个性、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很幸运,在北京和纽约这两座伟大的城市都有长期的生活经历。纽约我已经吹捧得足够多了,但其实北京也是我的心头好。两座城市,…- 796
- 0
-
在巴塞罗那看到一些奇怪的街道和房子
三月初去巴黎和巴塞罗那参加一个活动,行程很匆忙,把往来机场的时间都算上,两个城市总共才呆了四天,几乎可以说是day trip。 巴黎我去过几次,景点博物馆都逛过,所以这次除了莎士比亚书店以外,就只是在塞纳河边和蒙马特高地晃悠了一下。巴黎还是一如既往地复杂深邃迷人,每一个细节里都有无数的故事,无论去多少次都不为过。有时候甚至觉得,只要双脚走在巴黎的街道上,就已经实现了去巴黎的意义。 巴塞罗那是第一次…- 5.5k
- 0
-
你的人生也需要这样空白而无所事事的一年
想介绍下 gap year,也就是中文的间隔年,因为发现虽然很多人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对这个概念具体是什么意思还一知半解。 简单来说,gap year 就是在欧美国家,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在高中毕业后即将上大学前,或者大学毕业后即将步入社会之前,用一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和一般的观光旅游不一样的是,间隔年旅行强调的是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以及途中与人的交流。 这一年,虽然听上去像是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一…- 3.4k
- 0
-
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小餐厅,如何变成了美国上流社会的聚集地?
Blue Hill,蓝山,既是一家餐厅,也是一个农场。它位于纽约远郊,大概相当于廊坊到北京,或者崇明到上海的距离。 餐厅依托农场而存在,没有任何菜单,每天早上厨师们会到农场摘菜,然后决定晚餐做什么。 食客就餐还有一个特别的小仪式,比如在吃鹅肝前要先抚摸已经死掉的鹅,听一听鹅肝的故事。 就是这么一个地处偏僻、规模不大、还有点古怪的地方,却天天爆满,餐厅需要提前两个月预约才能订到,每天都有纽约城里的上…- 597
- 0
❯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