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的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最近的康夏散书事件。这个热爱读书的年轻人今年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在即将远赴纽约前他一时兴起,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发了一篇题为《带不走,所以卖掉我的1741本书》的文章,让网友给他汇钱,他随机挑选几本书寄给对方。没想到这篇文章迅速地在社交网络上形成病毒传播,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康夏收到了超过77万汇款,原本只是设计在一个小范围里进行的游戏之举也因此被夸张地赋予了情怀之类的意义。

短短两个星期之后,这件事又意外地反转。为了给尽可能多的人寄书,康夏批发了6000本书寄了出去。很多收到书的网友在微博上晒单之后,发现自己和别人拿到的书重复度很高,其中《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书更是多次出现。铺天盖地的质疑、嘲讽和讨伐随之而来,两个星期前把康夏捧上天堂的那股巨大的力量,瞬间又把他推进了地狱。

性格刚烈的康夏今天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发了最后一篇文章,言辞激烈地否认了对他的一些在他来说是莫须有的指责乃至污蔑,同时表示从此将永远停用一切社交媒体账号,“彻底消失”。

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缺少一种相信别人和原谅别人的能力?

在这次散书事件之前,我就关注了康夏的微信公号。一个人是不是真诚,从他写的东西里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基于我对他文字的了解,我相信整件事并非如很多人所怀疑的那样,是个骗钱或者营销的阴谋。可是,这种愿意相信别人的能力,在另一些心肠坚硬又自诩睿智的人看来,却是对世界小清新式愚不可及的一厢情愿。

当然,后来康夏批发了一批新书寄出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偏离了一开始他自己设置的游戏规则,让参与其中的人感到被欺骗也在所难免。至于他当初到底为什么要去买一批新书,是一时糊涂想趁机小捞一笔还是只是为了不让汇钱的人失望,也许只有康夏自己知道,我无意去探究真相。但是不管怎么样,康夏已经做出了弥补,他通过支付宝官方的帮助,把收到的77万书款全部退了回去,即使收到书的人也收到了退款,为此还承担了包括快递费和购书款在内将近十万元的损失。

可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对康夏仍然不依不饶,依然口诛笔伐、百般嘲讽。就算康夏真的在某个时刻动过贪念,难道这样的错就真的严重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吗?难道就因为这样一点小小的过错,就要让一个人名誉扫地、一辈子背负骂名吗?如果一个社会对一个年轻人犯的这样一点小小的错都没有原谅的能力,那这个社会是不是出了点什么问题、才会让人心变得如此坚硬?

类似的情景在过去几年其实屡见不鲜。在每一次形成社会热点的新闻事件中,犯了错的当事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被千夫所指,陷入百口莫辩、万劫不复的境地。无论是出轨的艺人,还是出言不慎说了一两句错话的普通网友,或者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意变道的女司机,几乎都被愤怒的口水淹没,似乎只有以死谢天下才能平息大众的愤怒。

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日本的“秋叶原随机杀人事件”。很巧合的是,这件事正好发生在七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6月8日,25岁的男性嫌犯加藤智大开着租来的货车在东京秋叶原的步行街上随意冲撞,后来又持刀乱砍,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

秋叶原杀人事件本身是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在几年后竟然酝酿出了另一个震惊日本社会的悲剧。2014年4月,加藤智大的弟弟自杀了。在他的遗书里,加藤的弟弟沉痛地讲述了自己在哥哥作案后整个家庭所面对的铺天盖地的拷问和批判。他说自己曾经努力要活出“凶手的弟弟”的阴影,可是来自媒体和舆论的追杀让他一次次失去工作,原本谈及婚嫁的女友也因为对方家人的极力反对而分手。

在遗书里,加藤的弟弟说,“无论如何努力想要向社会证明我不会成为哥哥那样的杀人犯,但经过了六年,我却仍然是犯人的弟弟”、“然后我发现,因为作为加害人的家属,我这辈子已经注定被剥夺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现实,所以,我决定放弃活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藤弟弟的悲剧,起因正是不被原谅,即使原本没有过错,但是作为杀人凶手的家属,就必须一辈子背负罪责。整个东亚文化圈,似乎都缺乏这样一种原谅别人的能力。

即使是面对罪大恶极的罪人,我们也应该记得,他们有接受公平审判的权利。更不用说,康夏这样也许犯下小过错的普通人,更加有权利为自己辩护,然后被原谅。

不原谅别人,是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声讨犯下错误的人,能够产生一种声张正义的快感。而在社交媒体上,这样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更加容易互相传染,无限放大。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种假托正义之名的集体情绪宣泄,越来越成为一种让人不安的可怕力量。

克制情绪是一种美德,原谅更加是一种美德。在每一次新闻热点事件中,但愿我们都能够不被心中的情绪裹挟,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都能加以克制。在真相出来之前,冷静地等待真相。在真相出来之后,原谅,然后继续前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