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误解了那个推崇中国式教育的虎妈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华裔虎妈蔡美儿(Amy Chua)。

我们都误解了那个推崇中国式教育的虎妈

2011年,身为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的蔡美儿把自己用所谓的“中国式教育方式”培养两个女儿的经历写成一本书《虎妈战歌》,迅速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引爆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大讨论。

“虎妈”这个蔡美儿首创的词从此成为中国式母亲的代名词。

当年这场讨论里,大多数美国人是不太认同蔡美儿倡导的中国式教育方式的。

他们认为,她的教育方式是对两个女儿的虐待和人格控制,甚至断言她的两个女儿将会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变成丧失独立人格、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

刻薄的人等着看笑话,就想看看这样变态的教育方式最后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怪胎。

今年夏天,虎妈的二女儿Lulu从哈佛毕业。而她的大女儿Sophia也早就顺顺利利地读完哈佛本科和耶鲁硕士,后来还参加了美军,未来计划做军事律师。

我们都误解了那个推崇中国式教育的虎妈

大家这才发现,两个女孩并没有出现外界所担心的心理问题,反而非常健康。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她们还礼貌、谦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人格独立、充满个性魅力,完全就是一副美国社会典型的精英范儿。

我们都误解了那个推崇中国式教育的虎妈

很多支持蔡美儿的人把两个女孩的成才归结为“中国式教育方式”的成功,但这样的结论是非常草率的。如果因此鼓吹中国式教育方式,更是非常误导和危险。

最近美国媒体上有很多对虎妈两个女儿的采访,仔细看看这些采访以后你就会明白,过去我们对虎妈都存在着误解,她所采用的教育方式除了中式的严苛以外,还用很多的西式理念做了平衡。

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地用中式或者西式来定义,更恰当地说她是融合了中西方教育方式各自的优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虎妈战歌》里,蔡美儿把世界上的母亲简单地分成“中国式母亲”和“西方式母亲”两种类型。

“西方式母亲”对子女采取散养的教育方式,她们很容易满足于孩子取得的任何进步,她们尊重子女的个性、独立和自我选择,从不过多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即使是学习也由着孩子自己的性子,孩子不想学就不用学。

“中国式母亲”则通常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技能的发展有非常高的期望值,并且相信孩子经过努力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而让孩子进步就是她们作为母亲最大的职责。

“中国式母亲”会用尽各种高压手段,逼迫孩子放弃休息和娱乐,每天花大量时间做功课、练琴、画画。

当然这只是非常宽泛的划分,“中国”和“西方”并非严格对应现实里真正的中国母亲和西方母亲。

蔡美儿本人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她的“中国式母亲”更多强调的是美国的华裔和有同样教育理念的其他亚裔家庭。

不光是华人,在包括越南、韩国、印度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中国人都差不多。

美国的父母每天要求孩子练乐器30分钟就觉得自己非常过分,一个小时就已经是极限。但中国孩子在父母逼迫下每天练三四个小时是很常见的。

在书里蔡美儿举了几个她教育孩子时比较极端的例子,正是这几件事让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一个不近人情的恶魔母亲。

大女儿Sophia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拿了第二,蔡美儿非但没有表扬,还逼着孩子每天晚上做2000道数学题,直到在竞赛中夺回第一。

小女儿Lulu七岁时,怎么也弹不好法国作曲家Jacques Ibert的作品《小白驴》,蔡美儿不肯放弃,逼着孩子日夜不停地练习。

Lulu大哭大闹,甚至把乐谱撕得粉碎,蔡美儿淡定地把乐谱粘好,然后将Lulu最喜欢的玩具拖到她面前进行威胁:“如果明天还是弹不好,这些玩具我会一个一个捐掉。”

如果后天也弹不好?Lulu就再也收不到圣诞礼物。大后天也弹不好?生日派对也不用办了。

最后,在无数遍的练习之后,Lulu终于找到了感觉,成功地弹好了这首曲子。在那一刻,Lulu自己也异常兴奋,高兴地和妈妈拥抱在一起。

作为中国人,我们很多人从小习惯的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

但在蔡美儿之前,美国人并不知道原来中国人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所以当她把这一切写出来之后,可以想见会对美国人造成多么强烈的文化冲击。

《虎妈战歌》当年在美国社会引起的反响完全是现象级的。

书出版几天以后就冲上了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全美国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打开电视机,几乎每一个新闻节目都能看到蔡美儿作为嘉宾在接受采访。

《时代》周刊把她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百大人物之一,说她的书是对美国孩子的教育成就、乃至美国国际竞争力的质疑,“当整个国家都对某件事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你就知道她一定是触到了我们的某个痛处。”

我们都误解了那个推崇中国式教育的虎妈

她的书还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十几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2016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还公开呼吁英国的家长们都要向虎妈学习。即使是在中国,虎妈同样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但当时蔡美儿遭受更多的还是质疑、乃至谩骂,有人说她是虐童,有人说她简直就是塔利班,有人说她不是在带孩子而是在马戏团驯兽。她的邮箱里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死亡威胁。

我记得《纽约客》上有一篇非常刻薄的文章,嘲笑《虎妈战歌》是一本业余蹩脚、不像回忆录的回忆录,说它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不过是因为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人内心的集体焦虑被激发了出来。

《华尔街日报》在网站上节选了书里的一小部分内容,文章后面的五六千条留言里大部分是批评。

有媒体讽刺说,“是的,你确实可以逼迫孩子像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去学弹钢琴,但这样的方式永远也培养不出吉米·亨德里克斯(注:美国70年代天才摇滚乐手)”。

但问题在于,蔡美儿如此严格训练孩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像很多中国父母那样,一心想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音乐家。

蔡美儿的犹太裔丈夫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式家长。看到Lulu被逼着练《小白驴》,他悄悄地把蔡美儿拉到一边,让她不要再这样侮辱孩子,“也许Lulu就不是弹钢琴这块料呢?”

但蔡美儿说:“我不是在侮辱Lulu,我只是想激发出她的潜能。”

在蔡美儿看来,童年是人生的训练期,是培养孩子个性和对未来投资最好的时候。

她逼着孩子练琴、做数学题,真正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是培养孩子刻苦的品质,让努力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像蔡美儿自己说的,“建立自信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你通过努力做到一件原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样的自信谁也拿不走”。

长大以后的两个女儿对此都非常认可。

Sophia说,虽然练琴的时候很苦,但当她能够站在台上演奏、得到大家的肯定时,那种成就感是巨大的,随之而来也就有了自信,这样的自信是自己赚来的,因此也更强大。

很多哈佛学生在入校后置身在周围全是顶尖精英的环境里常常会不可避免地失去自信,甚至因此怀疑自己能进哈佛全是因为运气,这就是所谓的“冒名顶替者综合症”。

但是Sophia说,自己从来没有过这种不自信,因为她知道自己曾经付出过多大的努力,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用汗水换来的。

更重要的是,在表面的中国式严苛的背后,蔡美儿和丈夫与两个女儿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典型的美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

也因此,虽然每天被逼着练六个小时的琴,两个女儿虽然偶尔会不情愿,但并没有因此对母亲产生怨恨,因为除了练琴的那六个小时以外,她们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是爱。

大女儿Sophia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母亲并非像她在书里写的那样冷酷无情,相反她更像是一个朋友,她会尊重自己的选择,允许她去看说唱歌手的演出,允许她去在后院装模作样地学考古学家挖掘文物。

在两个女儿上大学以后,蔡美儿更是完全放手,从此对她们的所有选择都不做任何干涉,甚至比一般的美国父母还要更放任,因为她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Sophia和Lulu,不但没有像外界以为的那样自卑和唯唯诺诺,反而成长得自信独立。

这样的能力培养和人格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考进名校,反而看起来更像是附带的额外奖励。

Sophia说,“现在回头看,正是父母在我小时候帮我打下了基础,才让我的人生里拥有了这么多的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职业。”

所以我的结论是,虎妈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

她既像中国父母一样把孩子逼到极限,让孩子练琴、做题、考高分,帮助他们上名校;

但另一方面,她又不像中国人那样望子成龙乃至急功近利,她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在她的高压管教里感受到的不是怨恨,而是爱。

过去我们所有关于虎妈、关于中西方教育理念哪个更好的讨论,全都模糊了焦点。

七年以后重新读虎妈的故事,我得到的启发是:

适当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还是必要的,但到底采取中式圈养还是西式的散养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教育的本质是对孩子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过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