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冲动的热血太多而冷静的脑袋太少

早上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转罗一笑的链接,我说了一句,我不会捐款。当时有人说我冷血。

我不但冷血到不捐款,我甚至冷血到不想转发,尤其是很多人在复制粘贴的,“每转发一次小铜人公司就捐出一块钱”的那段话。

但很快,事实就证明我的冷血才是对的。

网上有传言说,罗尔在深圳和东莞一共有三套房。网易新闻说这是罗尔7月15日在自己的公众号写过的。我翻了下他公众号的历史消息,没有找到7月15日的推送,有可能是删除了。

梨视频找到了罗尔,就房子的问题采访了他,他明显有点心虚,全程支支吾吾,只说东莞的房子“房产证还没有办下来”,但对于三套房子这个事实并没有否认。

微博上也有人贴出了深圳社保局的调查结果。

11月28日,我们收到舆情监测,网民“刘侠风”在其微信发文《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称参保人罗一笑患白血病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文中提及每天医疗费用少则一万出头,多则三万有余的费用,一大半少儿医保走不了。收到消息后,我处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并主动联系当事人,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查,参保人罗一笑,电脑号500745551,女,5 岁,2010年12月开始参保,至今参保为71个月。截至2016年11月底,共住院两次,住院总费用合计为80336.72元,费用明细如下(两次合并计算):

1、总费用:80336.72元;
2、目录外自费:11633.66元,自费比例为14.48%;
3、目录内费用:68703.06元;
4、目录内费用医保记账:61718.18元,占目录内支付比例为89.8%,占总费用支付比例为76.8%;
5、目录内现金支付:6984.88元;
6、现金支付合计(自费+目录内现金支付):18618.54元,占总费用的23.18%。

其中,罗一笑在治疗过程中,第二次住院时自费费用共10215.72元,使用2支培门冬酶注射液(自费药品),单价4005.87元/支。

我处积极与深圳市儿童医院联系,医院方表示今天已有相关媒体到医院就该事件进行采访,罗一笑家属承认在微信中有夸大事实的情况,并表示已停止众筹。深圳市儿童医院已准备好相关单据以备应对舆论发酵。

至此我们对这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可以有结论了:父亲是真的,女儿生病是真的,父亲对女儿的爱是真的,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也是真的。

至于那些说罗尔曾经抛弃前妻和与前妻生的孩子之类的传言,是不是属实则没有必要深究、更不应该传播,毕竟那些都是私事,和我们要讨论的这件事毫无关系。

我甚至不在乎罗尔有没有夸大事实、有没有在对女儿的真情之外夹带了一点点炒作的小心思,也不在乎他背后有没有人刻意营销炒作。

我也不想嘲笑那些在第一时间转发、捐款的人,他们的心里还有善良,这是很宝贵的。

但盲目的、没有来由的善良,其实是有害的。

善与爱是生理本能,也是道德传统。在以前的社会,一个村子里有谁家遇到变故,喊一声,大家都会去帮他一把,这没有问题,大家互相认识,彼此的社会关系就是信任基础。人情是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运转规则。

但一个村子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现代社会发展出了许多专业的NGO组织,为各个领域里需要帮助的人,在整个社会的范畴里寻找帮助。这些专业机构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除了能够审核求助者的真实性,还能监管资金的流向,确保善款善用。

到了互联网时代,世界重新变成了一个大村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人站出来喊一声,他的声音都可以迅速地越过地理界限,被无数的人听到,而其中求助的信息总是能够得到大家自发的接力传播。

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公信力、有实力的公益机构,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出符合互联网规律的传播方式,把公益求助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让尽可能多的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帮助。

但中国社会的一个尴尬是,NGO的发展先天不足,几次丑闻更是已经把慈善救助机构的信用透支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家宁愿相信微博和公众号上求助者发出的信息,也不愿意通过慈善基金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现代社会的规则还没有建立,于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行事方式反而重回小农经济时代。

但问题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借助爱心,但别有用心的人同样可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利用互联网,但骗子同样也可以。

作为个体来说,我们很难一一去核实这些求助信息背后的细节。不排除会有人真的需要帮助,但一定也会有更多的骗子充斥其中,一不留神你就会变成别人悲情营销的受害者,甚至还会帮着他呐喊,成为骗子的帮凶。

更不用说,大多数人连去核实真实性的基本意识都没有,脑袋一热,就转发了,就打钱了。

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冲动的热血太多,而冷静的脑袋太少。互联网时代,还有很多人做着盲目善良的村民。

有一些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是真的,就做了善事;就算是假的,反正也没损失多少钱。

这样想的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善心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帮了坏人,好人就得不到帮助。没有人会一直做圣母,上当受骗几次,愿意出手帮助别人的人,会越来越少。

所以,在我们的社会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值得信赖的、有公信力的慈善救助机制之前,让我们暂时放下盲目的善良、信任与爱。多一些怀疑、谨慎,不但不是坏事,不是冷血,而是真正的智慧与大爱。

我不讽刺圣母,做圣母不丢脸。

但在做圣母之前,先不妨把人想得坏一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