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画廊:如果这是营销,我愿意被这样营销。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热点事件刷屏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

每当大多数人热烈地表达着同一个态度、做着同一个举动的时候,那一小部分人总会跳出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似乎只要一件事有很多人在做,就变得俗不可耐,就是庸众的狂欢,就是乌合之众的愚蠢之举,就是集体情绪的宣泄。总之全世界只有他们最聪明,最冷静,最清醒,最有头脑,最能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当然是一样很稀缺的能力,很多时候能够逆潮流而行,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绝对是一件很酷很可贵很有勇气的事,我自己也经常会有一些和主流情绪不一样的观点。

只是,我也很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和一个观点是对还是错,并不在于做这件事、有这个观点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多数人手里,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无绝对。逆流而行并不总是酷,同样也可能是愚蠢之举。

有一些人的所谓冷静是条件反射式的。他们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避开潮流,迅速地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高冷与众不同的气质。

就拿今天的“小朋友画廊”来说吧。毫无疑问这个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要你今天打开过微信,相信你就一定会被刷屏。

早上我刚看到这个活动的时候,马上就捐了15块钱买了15幅画。等到中午吃完饭想把另外几幅喜欢的也买下来的时候,却被告知“项目已筹满”不再接受捐款。

小朋友画廊:如果这是营销,我愿意被这样营销。

一个上午就筹到了活动设定的1500万元目标,足见参与人数之多,足见反响之热烈。

我身边绝大多数人都热烈地参与其中,毫不犹豫地支付购买画作,顺手分享到朋友圈,帮助这个活动继续传播扩散。我的朋友圈时间线上,一度连续十几条都是朋友们捐款后分享的画作。

当然,和以往一样,网络上又冒出了很多高冷的反对和质疑之声。

其中一种质疑针对的是,作为一次公益募捐,这次活动在细节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比如,活动页面上不太容易找到这次募捐的相关信息。

募捐组织是谁?募集的款项是不是公开透明?款项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后期资金流向哪里?如何查询募捐的信息?这些信息要么不太直观,要么根本就没有公示。

甚至有人担心,运作这次募捐活动的背后,会不会是一个缺乏经验的愚蠢团队?能不能做到善款善用?筹集到的款项有没有被挪用的风险?会不会又是一次消费网民善意的骗局?

有这些担心和质疑无可厚非,体现了公益捐赠者的责任心。

但是仅就这一次活动而言,我并没有这样的担心,原因很简单:我信任腾讯和腾讯公益这个品牌。

我相信以腾讯这么大体量的巨无霸企业,既然有心做公益来给自己增加品牌美誉度,那就断然不会做出欺骗世人、挪用资金、自毁招牌的愚蠢动作。

我相信他们的诚意和善心,更相信他们的职业精神。所以,即使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应该只是技术上的疏忽,而非恶意的忽悠。

如果仅仅因为这些细节设计上的不足,而去劝阻别人不要参与,甚至因此嘲笑参与的人愚蠢,就有点居心不正了。

腾讯的反应也很快,下午马上出了公告,针对这些质疑一一作了回应。

如果说这种担心还是出于善意,那么另一种反应则透着刻薄和恶意了——他们着重针对的是大家热烈参与捐款买画和踊跃分享背后的动机。

有人说,掏出一块钱,无非是满足自己的虚荣,“一群在生活中对自闭症和弱势群体漠不关心的人,纷纷用一块钱作秀显示自己的爱心”。

有人更刻薄地嘲笑说,“一块钱可以装两个逼,既装了慈善的逼,也装了艺术的逼”。

还有人说,“这个活动纯粹是道德绑架,分享的动因主要是同侪压力,你不分享就显得落伍了”。

这些说法对吗?我觉得因人而异。

在掏钱买画的人里,一定有一些人是出于想帮助弱势群体的真诚善意,但也一定有一些人是处于装逼和作秀。

还有一些人,可能两者皆而有之,既有真诚的成分,也有作秀的成分。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当一个人做慈善献爱心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去关心、去讨论、去分析、去吹毛求疵地追究他内心的想法和动机?

是出于爱心,还是出于虚荣,重要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掏出了一块钱,千百万人在一个上午一共掏出了1500万钱。

而这笔钱,会让另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反而是那些自以为是站在制高点上指手画脚的人,他们一分钱都不肯掏出来。

还有人认为这个活动是借自闭症博眼球的营销,因为觉得自己被“营销”了,所以产生了本能的抗拒,不想参与其中。

知乎上就有人从营销的角度分析这个公益活动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比如活动页面的设计、字体用色的设置、支付环节的快捷简便等等。

我不喜欢营销这个词,因为它确实让我觉得有一种“被骗着掏钱”的感觉,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活动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经典营销案例:

一块钱的门槛很低,人人都可以参与,降低了用户参与公益的门槛;

精准地击中了人性的痛点——不管这个痛点是虚荣心还是作秀,是想要显示自己有爱心还是真的想要获得帮助人的快感;

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引起了大众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在社交媒体的时代,1000万个普通人捐出1000万块钱,影响力要远远超出一个富豪捐出1000万块钱。

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通过掏出一块钱,参与其中,我觉得已经尽到了本分。

至于你笑我,一块钱的慈善,是不是太廉价了?可是,慈善从来不是用金额来衡量的,关键是你是不是有这份心思。更何况千百万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不廉价了。

或者我是不是想要作秀?是不是想要装逼?是不是沉浸在廉价的自我感动之中?也许是,也许不是。

但是,前两年刷屏的冰桶挑战,是作秀吗?很多参与其中的明星,可能的确是为了博取名声,但那个活动的效果却是实打实的,为渐冻人基金会筹集到了巨额的捐款。

这些活动,如果不是激发了人性的痛点,满足了普通人内心想要作秀和自我感动的心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一定不能。

夸大了自闭症和天才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对那些没有任何天才技能的自闭症不太公平?我觉得也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天才”本身就是一个能最大限度激发注意力的字眼。在这个时代,注意力太重要了。有了注意力,有了关注,才能筹到钱,才能真正帮助到自闭症群体。

不然,你放几个普通自闭症患者的照片,看看能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

用道德做绑架才是真正的不道德,请不要做这样的姿势分子,空摆出一个优雅的姿态,却不肯做出哪怕再微小的付出。

只问结果,勿问动机。

纯粹依靠善意和道德的公益,注定不会太长久,也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

相信很多人在商场等公共场合曾经看到过为自闭症患者或者其他弱势群体的募捐,但是那些活动的效果你也看到了,大多数人冷漠经过,不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因为,在商场里,即使你捐款,也不会得到什么回报——除了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可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想做好事啊。

真正好的公益,是直视人性的弱点,承认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高尚。

所以,要做一些设计,让参与其中的人也得到一些东西,是等价交换——从小朋友画廊这个活动来说,就是让参与的人能够“装逼”。

这个逼,我还真就愿意装。

如果这是营销,我愿意被这样营销。

最后引用一下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今天在朋友圈发的一段话:

“我们总是习惯性去质疑,如果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好,应该努力去呵护这种独立精神。如果它让我们更加冰冷,那它就太可怕了,我宁可保持一份温暖。”

小朋友画廊:如果这是营销,我愿意被这样营销。

《天真者》 作者:朱紫芊,22岁,自闭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