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多人又一次为贩卖妇女儿童是否应该判死刑争论不休。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参与这一类的讨论,是因为我觉得死刑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了争议性的问题,绝对不能只凭意气用事和简单的道德冲动就作出结论。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开启了公众话题讨论的热潮,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无用乃至有害的噪音,反而伤害了论题本身。在人人口若悬河的时代,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克制发言的冲动。无论是私人对谈还是公众讨论,不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妄作论断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美德。在投入任何严肃的讨论之前,至少应该做一些研究,让自己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储备。
关于死刑,除了道德伦理上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技术层面上的考量:死刑是不是能够有效吓阻犯罪行为?世界上已经有70%的国家实质废除了死刑,大概可以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答案。
另一方面,加重刑罚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会出现反作用力。在极端的情形下,如果嫌疑人知道自己将来被捕必死无疑,很有可能更加肆无忌惮地继续犯罪,因为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就像知乎上有人说的,如果贩卖人口与谋杀都同样会被判死刑,那么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人贩子可能会选择杀死被拐卖的人,因为杀人并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在死刑问题上,台湾是一个可供借鉴的例子。台湾在戒严时期也曾经奉行“乱世用重典”,对许多犯罪行为都处以世界上最严厉的刑罚,“结伙抢劫,不分首从,一律军法,绝对死刑”,“唯一死刑”,意思是法官除了判死刑以外别无其他选择。可是犯罪行为并没有因为严刑重罚而消失或减少,反而往往让犯罪分子的手段更加凶残。在七十年代的台湾,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不过我今天想讨论的其实并不是死刑,而是另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一次次心甘情愿地被人利用绑架,成为无量商业推广的肉鸡?
在并没有任何相关热点新闻发生的情况下,一个话题突然形成刷屏之势,背后必然有某种引导的力量在推波助澜。这一波讨论的源头,就是下面这张html 5页面,页面最下方有一行字“感谢珍爱网友情支持”,点击进去之后就是珍爱网的注册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珍爱网也承认了这是其内部员工启动的一次“营销行为”。
公共议题的讨论当然多多益善,但是商业公司出于推广目的发起的讨论失去了所有的正当性,让人相当的不舒服。更不用说这样的推广方式完全抹杀了任何讨论的空间,只是简单粗暴地抛出一个充满情绪化的单一选项以骗取病毒转发。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勃兴,对大众情绪的操弄也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在一次次热点新闻事件中,无论是草根大号还是媒体账号,都把这个技巧演练得越来越纯熟,一次次更加起劲地按摩着大众的前列腺和生殖器,帮助大众达到高潮。死了人,就满屏点起蜡烛;出了天灾人祸,就渲染悲情,同时对救援大唱赞歌,比如那个著名的标题“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没有天灾人祸没有死人的时候,就开始批发古今中外的“感动”和“正能量”……
现在商业公司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开始借助借助公众议题低劣地操弄大众情绪。在这个过程当中,商业公司提升了知名度,增加了注册用户,大众借助一次轻而易举的转发,排泄了自己内心满溢出来的善良心和正义感,同时摆足了姿势、满足了想要赶时髦参与公众讨论的虚荣心。双方都各取所需。
要摆脱这样一种局面,不让自己的情绪被人操弄,我们有必要明白一个道理:拥有同情、愤怒和正义感,乃至爱国之心,其实并不是什么太高尚的事,因为这是人人都有的正常情感。正像齐泽克指出的,中产阶级由于其丰富的信息渠道以及优渥的生活条件,经常会产生对贫穷者、被损害者的同情及对社会不公的道德愤怒。只要良知未泯,你就必然会同情他人的苦难、愤怒世上的不公、渴望人间的正义。
这些情感还是廉价而虚伪的,如果你只是频繁展示你泛滥的同情和正义,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予以支持。大多数人,通过一次次地廉价的转发,定期宣泄掉内心积累的正义感之后,就继续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美满的日子,甚至可能连自己转发过什么都忘记了。
这些情感甚至还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所唤起的情绪,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都会影响你对事情本身的判断,干扰你的思考。就像在这一次刷屏事件中,那些真正需要认真探究的问题,比如造成贩卖儿童现象如此猖獗的真正根源、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防范机制、死刑到底能不能有效扼阻贩卖现象,等等,在一次次喊着“人贩子必死”的转发中,都统统被忽略了。
而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这样一种情绪更容易互相传染,无限放大,最终酿成山呼海啸让人不寒而栗的“民意”。就像很多人都看过的这段日本电视剧《胜者即是正义》里的台词。
所以,不轻易展示自己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不是冷漠和铁石心肠,而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