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做了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这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最有争议性的实验之一,曾经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也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复制这个实验。

津巴多把24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狱警,另一组扮演囚犯。在实验的过程中,无论是狱警还是囚犯都一步步地陷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可自拔。狱警越来越有暴力和虐待倾向,开始用各种办法折磨囚犯;而囚犯则变得软弱顺从,情感上受到了创伤。由于实验逐渐失控,超出了预设的界限,这个原本计划进行两个星期的实验在六天后就提前终止。

1、

为了让实验更加真实,津巴多做了一系列的精心设计。

津巴多的研究人员先是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研究的启事,每个志愿者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报酬。一共有70名应征者前来面试,他们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后,最终剩下了24名心理非常健康的“正常人”。通过抽签,这些人分别成为了狱警和囚犯。

扮演囚犯的人事先被告知,他们有可能会被剥夺部分公民权利,同时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食物和医疗治理。

1971年8月17日,加州帕洛阿托警方派出一批真正的警察分头来到扮演囚犯的大学生家里。在邻居们诧异目光的注视下,囚犯们被拷上手铐,戴上牛皮纸头套,押上警车,带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那里已经被改建成了一座监狱,扮演狱警的志愿者们穿着警服、戴着墨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在等待着他们。

囚犯们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只有一个数字编号。每间牢房住三个人,囚犯们必须一直呆在监狱里直到实验结束。狱警则每8个小时换一次班,不当班的狱警可以离开监狱。

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2、

在实验开始以前,即使是津巴多自己也以为那将是无聊的两个星期。第一天的情况也的确如此。

但是事情在第二天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无聊的囚犯们开始挑战权威,撕掉自己囚服上的编号,并且取笑狱警。狱警不知所措,扮演监狱长的津巴多告诉他们,要自己解决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监狱的秩序。

于是,狱警要求囚犯听从指示,保持秩序,否则就要罚做俯卧撑。而囚犯则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体罚,他们把自己关在牢房里不肯出去。

紧张的情绪逐渐蔓延,双方的对抗在升级,狱警的惩罚措施也在一步步升级。他们开始脱光囚犯的衣服,没收他们的枕头被褥让他们睡在水泥地上,不让囚犯吃饭睡觉,半夜吵醒囚犯让他们起来报数等等。狱警们甚至还对囚犯进行分化,服从管理的囚犯能够得到一些特权。

在实验进行到第36个小时的时候,一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声痛哭,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这样被另一群“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几近崩溃,最后只能退出实验。津巴多随后从后备名单中挑选了另一名学生加入实验,来填补8612退出后的空缺。

新来的这名416号囚犯对监狱里的状况提出了质疑,于是他成为了狱警们重点关照的对象,被关进了小黑屋。狱警们还让其他囚犯一边捶门,一边高喊“416”,以此对416进行羞辱和威吓。

监狱里的卫生状况也迅速恶化。作为惩罚措施之一,狱警们要求囚犯在牢房的一个小桶里大小便,同时不允许他们清洗这个桶,几间牢房里都充满了恶臭。

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3、

在斯坦福大学古老的心理学大楼地下室里,这场游戏变得越来越丑陋,狱警们继续想方设法折磨囚犯,而囚犯们则继续承受着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顺从回应。这已经不再是一场实验,而变成了一个噩梦。在实验开始的时候,“狱警和囚犯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性;而在实验持续了几天以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不管是狱警、囚犯还是津巴多本人,都已经深深地沉浸在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囚犯们被这个并不存在的监狱司法体系所围困,好几个想离开的囚犯顺从地提交了保释申请。他们似乎忘记了,申请保释需要走很长的程序,而他们其实还有另一个可以立即离开监狱的选择,那就是退出实验。

在实验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有狱警表示自己听到消息,已经离开的8612号计划带人来解救留在这里的囚犯。津巴多于是如临大敌,立即把所有的囚犯转移到了同一座楼的另一个楼层。这个时候的津巴多,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实验的界限,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典狱长。

一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来到实验现场。眼前的一切让她惊愕不已,她气愤地指责津巴多说:“你在折磨这些男孩子,这简直太可怕了!”

玛丝拉奇的话让津巴多如梦方醒,但是他仍然想把实验进行下去。直到他发现狱警们又玩出了新的花样,强迫两名囚犯模仿动物交配,坐在监控屏幕前的他被这一幕惊呆了,这样的侮辱和暴力已经超出了他的容忍限度。

于是,他宣布提前结束实验,比原计划提前了九天。

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

4、

很多人指出,斯坦福实验本身存在着不少瑕疵。比如,虽然参加实验的志愿者都是“普通人”,但是征集志愿者的报纸广告上明确说明了要进行一项“关于监狱生活的心理研究”,这样的用词会不会已经在无意中对参加者进行了筛选?

为了证明这一点,2007年时有另外两名心理学家做了另一个实验。他们分别登出了两则志愿者征募广告,一则广告的用语和津巴多完全一样,另一则则略去了“监狱生活”这个信息。后来的测试证明,前一则广告吸引来的志愿者,明显要比后一组志愿者更加有攻击性、更加专断独行、更自恋、更有控制欲、更缺乏同情心。

即便如此,这个实验仍然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像斯坦福模拟监狱那样的真实监狱,许多狱警在自己的生活中想必也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可是一样会对囚犯拳打脚踢百般凌辱。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在作恶,管教囚犯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有非洲的种族屠杀,文革中的红卫兵,纳粹的士兵……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真实的“斯坦福监狱”要比津巴多的模拟监狱更加残忍、更加触目惊心。

在实验结束后,津巴多写了一本书《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路西法曾经是上帝最宠爱的天使,担任天使长的职务,但是后来他举起反旗,被赶出天堂堕落成了撒旦。

津巴多的结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诱因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善恶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们会因为环境赋予他们的期望而做出相应的举动,从而与外界对自身的期望保持一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