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介绍了一部最近在美国很火爆的纪录片《制造杀人犯》,讲的是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底层白人,年轻时被冤枉而坐了18年的牢,后来被DNA证据洗脱冤情,没想到出狱两年后又再次因为谋杀罪入狱。他的第二次受审过程同样疑点重重,有很大可能又是冤狱。
这部纪录片从他第二次入狱开始拍,跟拍了十年,上个月播放后引起巨大的轰动,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有十几万人联名签署要求对案件重审。
1、
拍这部纪录片的,是两个女导演。十年前,她们在《纽约时报》上读到关于这个案子的报道,敏感地觉察到其中会有值得讲述的故事,于是就跑到威斯康辛住了下来。十年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做,就拍这一部纪录片。十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回报,现在她们已经是全美知名度最高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上遍了各大报刊和电视访谈。
在说到这两个女导演的时候,我特地提了一个小细节:十年前她们开始拍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其中一位已经45岁,另一位42岁,那时她们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毕业。
两个女导演的生活和工作原本都和电影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出于对纪录片的热爱,才放下原来的职业,跑到哥大学电影。
我的那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纪录片的内容,两个导演的背景原本可提可不提,但是我坚持把那个细节保留了下来。
因为我觉得,在四十多岁的高龄,还能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放下原本拥有的一切去上学,转换自己的人生轨道,这本身也是一个无比动人的值得讲述的故事————即使最后她们没有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功。
2、
有很多人曾经带着同一个困惑来问过我的意见,有些是网络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些是我生活中认识的朋友。这个困惑来自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选择的冲突,最常见的问题是,“我已经28/29/30岁了,是不是已经不适合出国念书了?”
遇到这个问题,我总会和他们分享我自己的经历。
我出国念书的时候,是27岁。处于那样一个人生阶段,我也充满着焦虑,觉得在原来的工作单位进步的空间有限,想要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又觉得已经太晚了——放弃一份好工作去走另一条前景不明的路,父母会怎么想,家人朋友会怎么看?等读完书,再稍微晃荡一下,差不多就30了,难道我要在30岁的时候才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吗?那时又怎么去和那些二十来岁的人竞争呢?
30岁,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是一道可怕的门槛,仿佛如果不在那之前走上“正道”,那之后就要被发配到一个找不到出口的迷宫。
但是最后我还是咬咬牙,开始申请学校,虽然心里还带着巨大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
后来幸运地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学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一直在担心自己年龄太大不适合重新上学的我,竟然是班里年龄第二小的。
我们班一共9个人,除了一个来自加州的ABC女孩比我小两岁,其他人都比我大,有三十多的,也有四十多的。年龄最大的是两个美国黑人,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快要接近我父母的年龄;而且,他们之前学的都不是新闻,是出于热爱新闻才辞了职来上学。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尤其是文科,似乎也都很鼓励年龄大、背景不同的学生,许多学校的网站常常把学生平均年龄大和背景多样作为引以为豪的特点列举出来。
很快,我当初的不安感就消失了。现在再回头看,那时的惶恐多少显得有些可笑。当我跳出自己原来的人生轨道后,不但没有进入迷宫,反而找到了更多豁然开朗的通道。
再后来,在美国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就发现这个国家、尤其是在纽约这个城市,所谓年龄这个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
在求职简历上,你不需要列出自己的年龄,对方也无权过问。在任何年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跑到另一条路上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像那两个女导演那样的例子,根本就是稀松平常。
3、
我们中国人,总是对于人生有一种格外的谨慎。我们小心翼翼地规划自己人生的每一个步骤,生怕哪一步走错就偏离了方向。
所以我们对年龄这件事,才有这么大的焦虑,总觉得在每一个年龄、应该要踩在固定的鼓点、固定的节拍上。
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被安放在了一台无形的跳舞机上,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够配合音乐、完美地踩到屏幕上跳出的那个节拍,最后完成一套舞曲。
我们不敢摆脱跳舞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离开节拍的控制就不知道该如何踏步。另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必须要顾及到别人的想法,那是另一股束缚牵引着我们的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
那股力量,有时候是父母的殷切期望,有时候是亲戚朋友善意的关心,有时候是同事邻居背地里的流言蜚语,有时候是路人难以掩饰的惊讶目光。
所以,我们就被死死地按在了跳舞机上。
可是啊,这样子跳出来的舞蹈会好看吗?你去任何一个游戏厅里看一看,那些在跳舞机上玩的人,可能他们自己不觉得,可是旁人看来,动作常常是扭曲而可笑的,是不自在的。
所以为什么不干脆关掉那个把我们当成傀儡一样控制的跳舞机,任由自己的兴致和热情、跳出自己的舞蹈呢?人生哪里有必须遵从的节拍,哪里有什么确定的、必须应该到达的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