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感觉的,不是那些冰冷的建筑和风景,而是你遇见的人

台湾有一个作家叫张苡絃,她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回到台湾以后提出了一个说法,叫“人助旅行”。

什么叫人助旅行呢?张苡絃解释说,这是和自助旅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旅行从来都不是自助,而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

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去拜访之前在台湾接待过的该国留学生,和他们一起旅行,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感受这个国家的真实生活。

张苡絃出身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要在台湾这个小岛上老死。但是通过这样和当地人深度交流的国际旅行,她发现自己慢慢地树立起了国际观,看到了另一个原本在她的人生中不存在的世界。

她说,旅行就是为了往内看到很深很深的自己,往外看到很宽很广的世界。

我深深地赞同她的观点,这是我看到的对旅行的意义最恰当的描述。我这个公众号,最初用的简介恰好也是两句意思相近的话,“关心世界的广阔与美好,也关心内心的喧嚣和宁静”。

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我越来越发现,张苡絃所说的国际观,正是现在很多大陆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

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偏离和脱节。

到底什么是国际观?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和世界上的人产生联结,和他们成为朋友,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借鉴,从而获得对世界的一个真实客观的认知。

亢奋,焦躁,愤怒,恐惧,自卑与自大,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有疏离,会有恐惧,所以会在内心脑补出许多的妖魔化和阴谋论,然后摆出一副抵制的姿态。

要培养国际观,外语好很重要,但外语好的人不一定就能拥有正确的国际观。假如固执地心存傲慢与偏见,即使能在四六级和雅思托福考试里拿到满分,看到的世界依然是扭曲的。

也不是说你每天花很多时间在看国际新闻,对世界大事了如指掌,就会有正确的国际观。当那一个个地名人名只是存在于新闻报道里的冷冰冰的印刷体,你很难会对他们的幸福和苦难产生感同身受的感动和悲悯。

要认识真实的世界,要建立国际观,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前面说的旅行。

当然不是那种跟着旅行团,每天坐着旅游大巴挨个到景点拍照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

在张苡絃的旅行里,她去了一个又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的地方——到克罗地亚过圣诞,在夏天的海边和当地人一起什么都不做就是晒太阳晒了三天,那是属于南欧人的无所事事的美好;到芬兰和芬兰人去森林里露营;去了巴勒斯坦的难民营,听他们讲了外人无法承受的故事……

她说,“这些和不同文化交流的经验大大地影响了我,每一个不同国家的人跟我说过的话,都变成了我学习的支点。我过去学习的英文、历史、地理、公民、社会全都有了意义,我的朋友让我的世界地图立体流动了起来……当真的看见这些人,出现在生活中,走进我的生命里,我才发现刻板印象与偏见是如何限制我看世界的眼光。”

没错,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一种交流。

只有在旅行中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交流互动,才能把我们内心的自己和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交流能够让世界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具体起来,不再是一个个虚幻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感觉的,不再是那些冰冷的建筑和风景,而是你遇见的人。你会开始关心远方那个原本陌生的国家和城市的命运,因为那里生活着你的朋友。

只有通过交流,你才会发现原来世界上不只是我们有自己的观点,原来还有很多人有着截然不一样的想法。而且大多数时候,只有立场的不同,并没有真正的对错,不需要争出你死我活。

意识到这一点,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你才不会再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要求别人无条件地认同自己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你还会发现,原来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有不一样的立场和态度,但更多的时候,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会为一样的故事感动和心痛,我们之间的相同,要远远多过不同。

当你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和他们分享了你的喜怒哀乐,你就不会再把世界看成“我们VS他们”的对抗,才不会妖魔化,才不会相信阴谋论。

人和人之间,不光只有立场的差异和观念的对峙,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友好的关系:相视而笑,促膝而谈,牵手而行,拥抱接吻,发生友情,培养爱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拼命地鼓吹,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多出去看看,和世界做朋友,对世界保持好奇。

走的路越长,认识的人越多,交流的越多,就越能够走出固有经验、刻板印象和从小接受的教育给你打造的窠臼,走出固定的套路,最后让我们的神经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松弛下来,还原成有血有肉的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