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心理学家Linda Kaye对我们平常爱用的表情符做过研究。她发现聊天时习惯用表情符的人,一般来说性格比较平易近人好相处,因为他们愿意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别人的感受。
她还分析了match.com等几个婚恋约会网站的站内聊天信息,证明聊天时用表情符的人最后找到合适另一半的机会,要高出那些从来不用表情符的人。
另一个发现是,大脑处理文字信息和处理表情图案所动用的神经元区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聊天时,看到对方发过来的文字,脑子里开始工作的是一批神经元;如果对方发过来的是一个笑脸或者哭脸符号,脑子里被点亮的则是另一批神经元。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看到文字,大脑会想,哦,这是语言,我需要去分析每个字、每个词,结合语法规则和上下文语境,归纳出一个意思。而看到直观的表情图案,大脑就跳过了思考的过程,直接启动了情感处理机制。
所以,可能看到对方发过来一个笑脸,你就会对着屏幕情不自禁地开始微笑。
表情符是很重要的。毕竟隔着屏幕聊天,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分辨不出对方语气里的细微差别,光是靠文字很容易引起误会。
有时候你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或者不好意思启齿的某种感觉,只要打一个表情符过去,对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
不过别误会,以上我所说的,仅限于笑脸符号那样的表情符。至于表情包这种超大型的表情符,则是另一码事。
我喜欢用表情符,但是我很反感用表情包,如同我反感一切被用滥了的网络段子和流行语。
如果说表情符是在表达情绪,那表情包就是在宣泄浓墨重彩、极其戏剧夸张的情绪。
打一个比方,表情符就像是炒菜时放的盐,可以调味,不但有益,而且不可或缺。而表情包则像是把各种佐料调料,不分青红皂白地往菜里过度添加。
所以你看现在那么多公众号热衷于在文章里加入大量的表情包图片,用意无非就是时刻调动读者的情绪。毕竟现在是“情绪经济”的时代,谁能调动大众的情绪,谁就有了话语权和设置议程的能力。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强烈夸张的情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人会大呼小叫“厉害了word哥”,会神神道道地念叨“蓝瘦香菇”。那为什么在网上,我们就不能好好地说话写文章呢?
表情包和网络段子的出发点是戏谑,如果非要说这种戏谑是幽默的话,那只能说幽默有高下之分。
用表情包和段子来逗人发笑,就像是挠着别人的脚底板强行让人发笑,是最低级的幽默。
更要命的是,这些轻浮的调侃戏谑,体现的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玩世不恭的心态。
用戏谑对抗无聊,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消解了我们对于一切“崇高”、“美好”、“认真”、“庄重”之类大词的信念,消解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秩序感,最终留给我们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丧和虚无。
时代见于人心,每一个流行词、每一张热门的表情包,都是时代的密码,可以用来破解那些人人心照不宣的隐秘心路。路和路交织在一起,就成了图谱。
很多人爱用表情包和网络段子,其实是一种智力和情感上的懒惰行为。
美团的王兴说过一句话,“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加上“交流”两个字,变成——
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和交流,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一旦有人开始大量刷图,就说明他不愿意再费心费力地好好讨论了。这样低质量的聊天,除了打发时间,再没有任何益处。
还有句话说,“再严谨的论证,也敌不过一句押韵的嘲讽”。聊天的时候多发几次表情包,基本上就意味着很难再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
不信你翻看一下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不管是群聊还是一对一私聊,一定没有哪一次认真有成果的聊天是持续充斥着表情包的。
真正的思考,是很累的,需要你绞尽脑汁上下求索;真正的交流也是很累的,需要你拷问内心直抵灵魂深处。相比之下,发个表情包就容易多了,随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可是,累才有成长。人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能力,都需要经年累月的训练,才能逐渐进阶。
不训练,不培养,不使用,就会造成思考和情感能力的退化。
《老友记》里的钱德勒在潜意识里总是拒绝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所以一遇到问题,他总爱开玩笑,用自以为是的幽默来应付任何需要情感交流的时刻。
直到有一天,他和莫妮卡闹了矛盾,惴惴不安地问,我们的关系是结束了吗?
莫妮卡感到奇怪:我们不过是吵架而已,这在情侣之间很常见啊。
这时她才明白,从小在问题家庭长大的钱德勒,感情能力并没有成长,总是在需要交流的时候试图逃避——难怪他以前每段恋情都这么短。
她张开双手,抱住钱德勒说:欢迎来到成年人的感情世界。
我想,每一个还在热衷用表情包的人,也应该问问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还没有长成成年人的样子?
语言有神性。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体现的往往是背后思维和情感的力量。
不说中国古代那些优美的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的大白话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的一张,里面正好有地球,就是那个亮点。
照片的拍摄地点,距离地球60亿公里。
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看了这张照片后很感慨,他用这么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就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
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我们的装模作样,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里的位置有多优越的错觉,都被这暗淡的光点所挑战。
我们的星球只是在这被漆黑包裹的宇宙里一粒孤单的微粒而已。我们是如此的不起眼——在这浩瀚之中,我们不会从任何地方得到提示去拯救我们自身。”
这段话打动了很多人,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也是思维和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