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经常有人询问,该如何提高生活品位,过有品质的生活。
这些问题隔三差五地出现,充分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主流。
注重生活的品质,是中产阶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只有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需求以后,才会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质。
中产阶级本身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到底收入多少,才能算够得上中产阶级的门槛?谁也说不清楚,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
《经济学人》杂志去年做过一个专题,划定的范围是家庭年收入11500美元到43000美元之间,请注意不是人均收入,而是家庭收入。
按这个算法,2000年时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是500万,到现在已经变成了2.25亿,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45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财富积累和沉淀的速度惊人,随之而来对社会质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是巨大而无微不至,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无数细微的感受。
无数的细节都在佐证这一点。你可能不相信,十多年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去美国前打包行李时绞尽脑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箱子里多塞点生活用品——因为担心美国物价昂贵,从国内带东西过去能省一点是一点。
然而现在的留学生已经有了完全不一样的面貌,早就不会有人在行李箱里放进床单被褥和洗发水。
还有一个例子是牛油果。这种口感怪异的墨西哥水果,因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挂上了钩而在美国被追捧了十多年。
如今牛油果在中国也开始成为装逼圣物,甚至有媒体报道,因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巨大需求,这两年全球牛油果市场出现了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
第二,我们急需能提供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指导的导师。
中产阶级不仅仅意味着经济收入,更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生活方式,需要日常习惯的积累和价值观念的更新。
换句话说,需要形成中产阶级的审美。
光有钱而没有审美是一件危险的事,一不小心就暴露出泥腿子的品位,更糟糕的是还可能流露出暴发户的油腻嘴脸。
你看今日的中国,装修豪华的客厅里却挂着画家村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油画,十万元一平的高档小区里连维持垃圾筒的整洁都做不到,飞得起头等舱的客人转头就对服务人员厉声呵斥……都是我们还欠缺中产阶级审美的标志。
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也不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而是物质紧缺的丛林时代强制养成的野蛮训练。
把饭桌上的女孩子意淫成一盘随时可以被自己吃掉的菜,垂涎三尺而不以为丑,同样也是真正的中产阶级社会远未养成的一个注脚。
那么多人在网上询问该如何过高品质的生活,还有“月薪两万装逼指南”这类嘲讽式文章的出现和流传,都说明了学习和传授真正得体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美国也出现过中产阶级人口剧增的时期,我曾经写过的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就是把握了这个商机而成功的代表人物。
在大多数美国人还不知道如何过中产阶级生活的时候,她教女孩子做菜插花、植树种草,传授把家里布置得美观大方和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的诀窍。
她写书、办杂志、做电视和广播节目,贩卖中产阶级妇女的理想生活模式,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和传媒帝国,还被哈佛商学院写进了教材。
类似的例子还有戴尔·卡内基,他的十几本成功学著作奠定了他在美国中产阶级心目中的鸡汤大师地位。
在未来十年,谁能够成为中国版玛莎·斯图尔特和戴尔·卡内基,就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很遗憾的是,知乎上那么多答案,真正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的,寥寥无几。大多数答案,翻来覆去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如何过上自得其乐、苦中作乐的生活。但自得其乐和品位毕竟还是两码事。
那到底怎样才能过上高品质、有品位的生活?
我的一个小小的经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你所能负担的、最贵的东西。
审美是训练出来的,接触的好东西多了,自然而然地你就有了经验,学会了辨别。
哪怕一开始买错了也不要紧,这都是学习和训练的一部分,下一次你就知道避开了。
去高级场所,第一次去你可能会心理发憷,每走一步都担心自己露怯。多去几次熟门熟路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提到溥仪的例子,说王国维把自己珍藏的古董当成珍品秀给溥仪看,溥仪抬了抬眼皮说,是假的,因为“和我用过的不一样”——也是一样的道理。
拿家具来说,年轻的时候我喜欢那些简洁风格的简易年轻人品牌。但是现在,我不会再想睡在那样的床上。
20多岁时喜欢的极度简洁,放在30多岁,就变成了难以忍受、没有质感的简陋。
所谓的品位,其实真的没有什么诀窍,无非就是——你买过,你用过,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