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采访我?我只是沙漠里的一粒沙”

去过纽约的人都知道,纽约有一条“福建街”。

纽约是全世界除了中国本土和新加坡这样的华人社会以外,华人人口最多的城市。大大小小的唐人街有七八个,最早的老唐人街有100多年的开埠历史,主要是广东人和香港人打下的江山,在这里粤语是通用的语言。 继续阅读““你为什么要采访我?我只是沙漠里的一粒沙””

可能是我们的文化,对骗子太宽容了吧。

昨天看李文星的报道,越看越觉得齿冷。

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个规模不算小的求职网站上求职,结果对方公司竟然是传销团伙伪装的,用了另一家上市公司的名字公然招摇撞骗,而那家网站居然毫无察觉,当然也或许是有意忽视——真是匪夷所思。 继续阅读“可能是我们的文化,对骗子太宽容了吧。”

不吹不黑用事实说话:在美国,屌丝逆袭有多难?

接着上一篇的话题,说说美国的阶层固化。不吹不黑,用事实说话。

在发达国家里,美国的阶层固化算是比较严重的,这个很多研究都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撑。 继续阅读“不吹不黑用事实说话:在美国,屌丝逆袭有多难?”

如果王思聪也不再炫富。

这篇文章最近在美国流传很广,题目叫《炫耀性消费的终结》,讲的是——美国的富人,不再爱用奢侈品炫富了。

但是看来看去,我看到的是另一件事——美国的中上阶层,为了维护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继续阅读“如果王思聪也不再炫富。”

美国给不了你深夜撸串的安全感,这种说法对吗?

本来不太想写这个话题,犹豫了好几次,因为这个话题的起源是在美国失踪的女留学生章莹颖。从她出事至今一个多月,虽然绑架她的嫌犯已经落网,但她依然下落不明,生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司法部的声明说“相信可能已经遇害”。 继续阅读“美国给不了你深夜撸串的安全感,这种说法对吗?”

对儿童色情,应该,绝对,无条件地,零。容。忍。

这两天有个“90后创业大V”被人爆出疑似恋童癖:

他的微博关注了300多个分享甚至贩卖儿童色情资源的账号,虽然现在他已经清理了这些关注,但网友的截图证据还在; 继续阅读“对儿童色情,应该,绝对,无条件地,零。容。忍。”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林爸爸。

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一般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就会被遗忘翻篇,但是杭州的保姆纵火案是个例外。

从6月22日惨案发生到今天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件事仍然持续地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和关注。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那一家人里仅存的男主人林爸爸在苦苦坚持。 继续阅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林爸爸。”

觉得30岁后会贬值的人,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吧。

SK-II的影片又在朋友圈刷屏了。

和去年被疯狂转发的《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一样,今年这则影片关注的仍然是女性在现代社会里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扰。

废话不多说,先上视频:

暂时无法播放,可回源网站播放

1、

是的,今年的关键词是:年龄。

如果说《相亲角》是一部微型纪录片,那今年的《人生不设限》就有点像是黑镜式的科幻寓言。

影片的主角,是中日韩三个东亚国家的女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她们的身体就被打上了生日标签,1987年6月21日——就像是产品的生产日期一样。

而这个产品的保质期,是三十年。

觉得30岁后会贬值的人,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吧。

上海,首尔,东京,三个女孩子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但她们的人生却因为同样的遭遇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三十年保质期的临近,她们愈发明显地感受到周围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所投射的异样眼光——在大街上,在地铁上,在机场,在健身房,在夜店,在家里,在相亲的饭桌上。

标签烙在她们的手臂上,烙进她们的皮肤和神色里,难以擦去,难以隐藏,像是耻辱的红字,一次次地提醒着她们身为“过期产品”的屈辱——

也刺痛电脑前生活在同样的年龄焦虑文化中、对她们的遭遇感同身受的你我。

2、

年龄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有病的症状之一。

年龄带来的焦虑和羞耻,不仅仅女性才有,也不仅仅出现在东亚。

心高气傲的马克·扎克伯格曾经说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年轻人就是更聪明。他,以及整个硅谷所定义的年轻人,就是30岁以下。

而30岁以上的老狗,则会受到无情的嘲讽。

硅谷30岁以下员工的比例高得惊人,这样的局面不是由科技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是因为CEO们不加掩饰的喜好。

还因此造成许多硅谷员工到了26岁就拼命整形美容,极力想要掩盖岁月最细微的痕迹,就是害怕担心被扫地出门。

中国也一样。据说投资圈里有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年轻人带领的初创团队更容易受到青睐,很多创始人仅仅因为自带90后标签就被供上神坛的例子,而30岁以上的创业者就要接受格外严苛的审视。

美国的媒体上,为30岁以上未婚女性提供心理指导和婚恋建议的文章比比皆是。

中国的微博上,90后开始无病呻吟地感叹人到中年,而80后则惊惶地发现自己连讨论中年危机的话语权都被剥夺了。

《老友记》里,Rachel过30岁生日吹灭蜡烛的时候说,“I am 29, again.”

第二年,31岁生日,她又说,“I am 29, again and again.”

这种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过了30岁,把之后的每一年都看成是另一次29岁的惶惑心理,每个经历过30岁关口的人都能心领神会。

30岁,如同许多人生任务的死线,逾期未完成就像是拖欠了功课而惴惴不安。

全世界的人,都有一样的焦虑。

3、

伴随年龄焦虑产生的,是社会对个人在年龄问题上的秩序要求和操纵欲。

我们社会的习惯性思维里,对于整齐划一、对于秩序美感,有一种偏好和迷恋。

这种迷恋,借助于体制、机构、组织、集体、风俗、传统、家庭和一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强大网络和力量,堂而皇之地穿破人与人之间原本应该有的界限感,从而对我们每一个人施加影响。

和年龄焦虑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张妄图指导我们人生进程的时间表:

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你必须要完成的事,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你就成了人生课堂里可悲的留级生,或者超市里过了保质期还没有卖出去的的滞销货品。

比如结婚。

过了某一个年龄阶段——大多数时候是30岁——如果你还没有婚嫁,在朋友邻居、同学同事、亲戚家人乃至居委会大妈的眼里,你就成了格格不入、可能哪里不太正常的异类,就是被同情被怜悯像是没有赶上末班车只能留在原地无法回家的剩男剩女。

而如果你在某个年龄阶段做了被认为不适合这个年龄做的事——比如40岁出国念书、50岁辞职创业,那你就更是异类,像是在高速公路上强行掉头逆向行驶的秩序破坏者。

这种被社会强行建立、强加在我们头上的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压力。

为什么我对这种秩序、这张时间表如此反感?

因为它无关法律、无关道德,却凌驾于一切之上——干涉我们的自由选择,否定我们每一个人本来的价值。

似乎我们人生的所有目的,都只是为了和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完成那张时间表,一一打勾,然后安静等死。

可是,凭什么我们必须要和别人一样时刻不停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凭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在这里走个弯路,到那里抄个捷径、或者干脆坐下来闻一闻花香呢?

真是太荒谬了,我明明比大多数人多看了一路风景,为什么反而成了你们眼里的失败者?

4、

这种年龄焦虑形成的不合理秩序规范,异常强大。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受到它的牵引,也感受过自己的力不从心。

虽然社会在进步,尊重个人选择渐渐成为共识,“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这种霸道观念会慢慢消解,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绝不会完全消失——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而且——每个人都身陷这种秩序之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加害者。

明明自己才下定决心在40岁时跳出舒适区转行做自己喜欢的事,转头就半开玩笑地对身边未婚的朋友说“你年龄也不小了,该找个伴儿了”——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甚至,你自己就可能是自己的加害者。

白天你带着虚妄的勇气,以为自己可以对抗全世界异样的眼光,可是晚上躺在床上你辗转反侧,灵魂跳出身体对自己进行拷问,于是你开始反思人生是不是真的走错了哪一步——这样的经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有。

配合今年的短片,SK-II在亚洲范围内对女性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女性的黄金年龄是27岁;

超过半数的女性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年龄以及婚恋状态进行评价;

66%中国女性的年龄压力来自于自己内心。

也就是说,用保质期标签封印你的,很多时候不是社会的压力,而是你自己的心魔。

5、

对抗需要力量。

焦虑,恐惧,惶惑不安,来自你自己的软弱,无能,不确定。

用一句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担心自己过了30岁会贬值的人,大概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多少价值。

觉得30岁后会贬值的人,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吧。

对抗年龄焦虑——无论这种焦虑来自于社会还是你自己的内心——当然也需要力量。

英文里,我很喜欢一个词,empower。这个词在中文里一般翻译成赋权,它的意思是,赋予某某人力量。

谁能赋予你力量?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可以列举出许多对抗年龄压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成功范例,比如60多岁的赵雅芝保养得像是只有30岁,比如邻居王叔叔51岁时还去读了一个博士学位。

可是这些鸡汤故事如果不细细咀嚼,并不能给你真实的力量,因为你无法过出别人的人生。

勇气和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于你对自己人生的牢牢掌控——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底气。

几年前,张曼玉跑到草莓音乐节演出,结果受尽嘲笑。

嘲笑的直接导火索是因为她唱得不好,跑调离谱。可是我想在那些嘲笑声中,一定还混杂着这样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吧,50岁了还不老实,非要跑去玩音乐,这下出大洋相了吧。

但是张曼玉无所谓,她拿过柏林影后,拿过5个金像奖,早就功成名就。再大的洋相,再多的嘲笑,她也承受得起,所以能够无视别人加在她身上的“50岁行为规范”,自由,任性。

这就是底气。

6、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也处在年龄焦虑之中,请你,寻找到自己的力量和底气。

你要正视来自社会的年龄压力和年龄歧视,接受它的存在——不完美,但这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装作视而不见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你也要接受年龄变化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这是自然规律,同样不完美,但这是生命的一部分。

你更要看到,年龄带给你的不仅仅只有青春的流逝,也有岁月的沉淀——你变得比以前更成熟,更洞察,更智慧,更坚定,更内心明亮。

最重要的是,你要牢牢掌控你的人生——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而不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不像别人一样按部就班过日子,不应该是你给自己的懒惰和安于现状找的借口,不应该是你无奈无能之下的被动选择,而应该是你主动做出的人生安排。

你在30岁没有结婚生子,不是因为你想逃避婚姻和家庭,而是因为你清楚地知道:

结婚生子不是你必须承担的社会本分,找一个男人过日子不是你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你不排斥恋爱结婚,但也不觉得有必要为了能把自己嫁出去而委曲求全找一个你不喜欢的人相守度日;婚姻不再是你人生的目的,而是你权衡之后所做的选择。

所有其他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被要求完成而你没有完成的事,同样都应该如此。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每一步应该怎么走,并且有能力承担为之付出的人生成本和代价,同时有把握有信心在别的地方把损失弥补回来。

归根结底就是:你要让自己努力变得更强大,更优秀,这样才会让别人对你无可奈何。

这种强大,这种力量和底气,是物质的——张曼玉跑去玩乐队,是因为她积攒了足够的财富,无需担心赚不到钱。

这种力量和底气,也是精神的——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你在心灵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你平等地站在所有人面前,不再通过他人的目光来定义自己。

既要心怀拈花微笑的善意,也要背上能随时抽鞘而出的刀锋。

7、

SK-II那个视频的结尾,那三个女孩,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她们不再为年龄而感到羞耻,不再试图隐藏那个耻辱的封印——站在上海、首尔和东京,她们坦然地挽起衣袖,伸出手臂,却发现那个标签已经彻底消失了。

她们就这样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当她们不再为自己设限,也就没有别人能够为她们设定期限。

我喜欢这样一个寓言。

请你也坚信这一点,不管你是男是女,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40岁——

年龄只是数字,你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当你不再为自己设限,也就没有人能够为你设定人生的期限。

觉得30岁后会贬值的人,他们30岁之前的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吧。

愿每一个被丁璇女德毒害的孩子,都能听一听扎克伯格今天的演讲

今天大家都在谈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他讲得洋洋洒洒,通篇都是改变世界创造更好世界的英雄豪气,但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开头他提到自己和妻子 Priscilla Chan 相识的情景。

那时他刚刚做了一个恶作剧网站 Facemash。他黑进学校网站盗取同学的照片再上传到自己的网站上,然后请用户给每一张照片投票,是好看还是丑。

这个网站当时在哈佛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校方要求约见小扎,他惴惴不安以为自己要被学校开除,他的几个兄弟就给他开了一个告别派对。

结果,就在那个派对上,他在卫生间排队时和 Priscilla Chan 一见钟情。他当时的自我介绍是:

“三天后我就要被学校开除了,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开始约会。”

这个故事其实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听到、看到很多遍了,但是第一次听到扎克伯格亲口说出来,还是觉得很温暖人心。

在大学时代能够遇到自己一生所爱,可遇不可求。成家立业这两件事,扎克伯格都在哈佛完成了最初的萌芽,而那时他还不过20岁出头。只能说他真的是太幸运了。

1、

对于扎克伯格,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其实不太喜欢。至少从他的一些公开做派来说,不难看出他内心的功利和伪善。具体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他的这个演讲,严格来说也没有特别有新意的地方,至少在他自己以前的演讲里重复过很多次。

每一次他都要念叨的“连接这个世界每一个人”的宏大追求,在我看来不过是他为自己想要实现让 Facebook 进一步统治世界的商业野心所披上的一件华丽外衣而已。

他对于人类命运的关心有多诚恳?谁也不知道。

所以一开始我并不想写扎克伯格的演讲,但是手贱去刷微博,一不小心又点开了前几天已经恶心过我一遍的那个女德演讲视频。

就觉得,还是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当丁璇站在九江学院的讲台上宣讲女德的时候,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的讲台上讲了些什么。

虽然他讲的那些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美国已经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主流观点,但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是很稀缺。

2、

扎克伯格这个演讲的主题,是“目标”(purpose)。

但是他说的目标,不只是找一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这一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他说的目标,其实是使命感,更高、更大:

要意识到你是某一个更宏大图景的一部分;意识到你需要去帮助他人;意识到你的前方有更好的有值得你奋斗的东西。

扎克伯格举了一个例子,约翰·肯尼迪去参观NASA太空中心时遇到一个清洁工拿着扫把。肯尼迪问清洁工,您这是在干嘛呢?清洁工回答说:我在帮忙把人送上月球。

当时的NASA正在肯尼迪的倡导之下研究登月,那个清洁工不觉得自己只是在扫厕所,他相信自己的工作也是确保登月计划成功的一部分。这就是使命感。

扎克伯格随后提到了要树立这种宏大目标、获得使命感的三个途径。

第一,是参与那些有意义的大项目。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工程,肯尼迪时代是登月,再早一些是胡佛大坝和其他的建设项目。这些标志性的工程定义了一个时代,给整个国家带来了自豪感。

那么今天的时代,所谓的标志性工程又是什么呢?

扎克伯格说,是动员千百万人开始使用太阳能,赶在气候变化毁灭地球之前拯救我们的家园;是汇聚千百万志愿者提供的健康数据和基因组,研究出根除所有疾病的办法;是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享有接受个性化教育的机会。

每一个有这些想法的人都可能会被误解、被嘲笑、被批评、被人说太疯狂,但是,保持理想主义并没有错。

第二,是重新定义平等,让每一个人都能有追求自己目标的自由。

扎克伯格提到了社会的不公平,自己能够赚几十亿美元,可是同时却还有几百万学生还不起大学贷款。

当初他能够义无反顾地退学创业,但还有很多很多的年轻人,空有创意想法,却因为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无法付诸行动。

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均会让每一个人都受到伤害,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不用GDP这样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程度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应该用“有多少人能寻找到自己有意义的角色”来衡量。

所以,要为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不光是用钱做慈善,也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这样才可以让每个人都获得追求自己目标的自由。

第三,创建全球性的社区。

每一代的人,对“我们”这个词的定义都不一样。以前“我们”可能指的是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而对这一代的人来说,“我们”意味着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终结贫困,消除疾病,气候变化——也是全球性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单打独斗应对这些挑战。

国界不再把人和人分开,共同的价值观把不同国家的人连接在了一起。哪个国家都有自由开放与极权孤立和民族主义的对抗,哪个国家都有人在推动信息的自由流动、全球贸易和移民,同时也有人在阻挠这些事。

所以,今天的世界,不再是国与国的争斗,而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战争。

而变化,从每一个草根的社区、从我们的身边开始。

以上,就是扎克伯格今天这个演讲的主要内容。当然,大多数并非原话,加进了我自己的理解,但是基本上都忠实他的原意。

3、

扎克伯格的演讲,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未来感,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

我知道,在中文里这些词排列在一起,显得特别可笑,因为我们早就已经不习惯了这样的宏大和高尚的语言风格。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教育给我们造成的条件反射式的反感,还是得承认这些大词,这些理念,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而在同一个时刻,丁璇在讲什么呢?

她说:男人象征的是天,女人象征的是地,天在上地在下,地永远翻不了天。

她说:女人挨了家暴一定要忍,忍让是大智慧,总挨揍、挨人欺负的人不容易生病。

她说: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无论如何都不离婚,不换男人的女人天地鬼神都会敬佩,死后会升天界。

她说:女人不能穿着暴露,这样非常低俗,不仅口舌是非多,还容易失身。

……

愿每一个被丁璇女德毒害的孩子,都能听一听扎克伯格今天的演讲

我不想接着列举下去了。

丁璇那个演讲视频,长达四个小时,我实在无法忍受,看了一会儿就忙不迭地关上了。

但是仅仅是那一小段,也给我产生了严重的时空错乱和荒谬之感,恍然以为自己还置身在千百年之前。

4、

前天那篇讲台湾同性婚姻的文章里,我提到了观念的重要影响:

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在2000年前后进入校园,今天20岁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好在那之后接受教育,所以有八成的人都支持婚姻平权,因为这是他们从小被教育要相信的价值。

观念带来行动,铸就改变。

再比较一下扎克伯格和丁璇的演讲,想一想美国的年轻人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观念,而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又在被什么样的观念教育——不禁让人感到异常沮丧。

回到开头提到的扎克伯格遇到 Priscilla Chan 的那个场景。

假如今天九江学院有一个十年后将成为扎克伯格——或者马化腾、或者张小龙的男生,在洗手间前对一个一见钟情的女孩子说:三天后我就要被学校开除了,让我们赶紧开始约会吧。

那个女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那个女孩子听了丁璇的女德教育,并且深信不疑,她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不要和我说全中国只有一个丁璇,不要和我说丁璇在微博上和媒体上被许多人嘲笑。

不要忘记了,丁璇被九江学院邀请,她是站在一个高等院校的神圣讲台上、对未来要建设这个国家的人发表那些荒谬的言论。

也不要以为哈佛是世界第一学府,而九江学院不过是中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院校,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不太公平。

愿每一个被丁璇女德毒害的孩子,都能听一听扎克伯格今天的演讲

就像我前面说的,扎克伯格宣讲的观念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已经是全美国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观。

而丁璇呢?她的身份是“中国妇女联合基金会传统文化公益讲师”。

媒体还报道说她曾经“受国内各级道德大讲堂、工会、妇联、院校、企业和民办等组织的邀请,巡回演讲几百场”。

邀请丁璇去演讲的,甚至还有中学。

也就是说,丁璇所鼓吹的荒唐观念,虽然不能算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还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在你看不见的四五线城市,在你看不见的村庄小镇,在你看不见的海岛和边疆,丁璇扭曲的女德又会有多大的市场?

即使是你生活的北京上海广州,情况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吗?

别忘了我们国产电视剧里无穷无尽的小三苦妻恶婆婆。就像前两天我那篇写陈冠希的文章里,有一条被赞了1300多次的读者留言所说的:

“美帝的电视剧Sense 8都上升到超越性别种族等等种种人间大爱了,我国的热门电视剧和公众号还在热烈争执着处女膜。”

我不知道听丁璇演讲的那些大学生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和表情,我没有看到他们的脸,但是在四个小时的演讲里,我听到了他们一次次如雷般的掌声。

这是让我感到难过和愤怒的地方。观念一旦从小植入脑袋,长大后就很难再去彻底清洗。

从九江到波士顿,距离有多远?

直线距离大概是12000公里,坐飞机要飞十多个小时。

可是听了扎克伯格的演讲,再听听丁璇的演讲,我开始觉得这两个地方之间,大概横跨着几个世纪。

观念有多远,人心大概就有多远。

所以我真诚地希望,所有听过、认同丁璇演讲的孩子们,都能听一听扎克伯格的演讲,或者别的什么人的演讲,能够开始接触一些不一样的观念,让他们的心也变得宏大宽广。

这样,那些阴暗扭曲的女德,也就不会再有机会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