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美国媒体都在撰文纪念一位伟大的女性,罗莎·帕克斯 (Rosa Parks)。
连特朗普都一改往日的风格,在推特发了一个一本正经的视频讲话,盛赞她的勇气。 继续阅读“这是人类最让人动容的真实时刻之一,值得你一再回味”
这个星期,美国媒体都在撰文纪念一位伟大的女性,罗莎·帕克斯 (Rosa Parks)。
连特朗普都一改往日的风格,在推特发了一个一本正经的视频讲话,盛赞她的勇气。 继续阅读“这是人类最让人动容的真实时刻之一,值得你一再回味”
不是在为三种颜色和管理部门开脱。
我也很愤怒。
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彻骨的冰凉,深深的无力,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绝望感。
有一个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孩子为什么不敢说,因为老师说,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可以伸到你家里来,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知道”。
微博上有人说,“如果真的有长长的望远镜, 我希望你能教孩子们用它看星星。”
一开始看各种新闻和评论文章的时候,我大体还能保持冷静。但是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崩溃了。
这样的言语恐吓和心理摆布比身体上的施暴更可怕更残忍,因为孩子身上的伤口和针眼能很快愈合,但他们感受到的心理阴影和恐惧记忆可能是终生难以磨灭的。
可是在愤怒和难过的同时,网上各种耸人听闻的离奇说法,同样也让我感到很气愤。这些说法虽然流传很广,但追踪最初的出处,大多只是一个来源可疑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PS出来的微信截图。
也许最初捏造和跟风传播这些说法的人以为,闹得越大,愤怒的情绪越高涨,就越能让事情得到解决。
其实恰恰相反,谣言会被证伪,损害本来确凿的那部分事实在大家心目中的可信度,更有可能授人以柄,让人浑水摸鱼模糊了事情真正的焦点,最终反而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所以,我们的愤怒,一定一定要基于事实。
微信群里和朋友圈上看到的说法,不要急着转发,一定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已经确认的事实,哪些是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哪些是尚未得到证实的传闻,哪些是添油加醋的夸张,哪些是纯粹的情绪宣泄。
怎么区分?其实很简单,看两样东西,一靠常识推断,二看来源出处。
有出处的,谁说的话、谁爆的料,有名有姓,他会为自己说过的话承担责任,所以可以放心转发。
我在做记者的时候接受过的最宝贵的职业训练,就是交叉求证。写报道的时候,任何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幕消息,编辑都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可信的信源。把一个人说的话,拿去问另一个人,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交叉求证。
如果不能找到另一个人去证实,那即使是再劲爆的猛料、再有轰动性的独家内幕,也不能写在报道里。
像《纽约时报》、《纽约客》这样的媒体,甚至要求文章里引用的话都必须写上说话者的真名真姓,像中文媒体那样动不动就是“某人说”、“某先生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即使有时候因为受访者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公布名字,报道里可能会以“匿名者“代替,但报社内部的事实核查编辑一定会再去确认这些匿名者真实存在,而不是记者自己的凭空捏造。
一家媒体常年累月地遵循这样的标准,它的公信力自然而然就建立了起来,所以权威媒体的报道,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可信的。
至于网上流传的出处不详的截图,或者莫名其妙的自媒体公众号文章,那就最好别转。
具体到这次的事件,我总结一下目前可信度比较高、基本可以认定的事实是:
1、至少有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被全裸罚站,身上什么都没有穿。
出处是其中一个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视频。据这个家长说,好几个不同的家长问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这么回事,这些孩子的说法都一样,三个被罚站孩子的名字也都完全吻合。
2、至少有八个孩子被老师注射不明液体。
这是另一个自称赵女士的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她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针眼,孩子说是刘老师打的,她又问了其他家长,证实有八个孩子都被打针。
今天PingWest的报道也提到,有家长带孩子去民航总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孩子身上确实存在“陈旧性针尖状出血点”;有的孩子的针眼在屁股上,有的在腿上,有的在腋下;有的孩子身上被扎了13个针眼;所有被打针的孩子,都出自国际小二班。
3、有孩子被喂食了小药片。
有视频显示,家长拿着药片问小孩手里的药片是什么味道,孩子说,“是白色的味道”。
4、有身份不明的“医生”以给孩子检查身体的名义实施猥亵,脱光自己和孩子的衣服,还让其他孩子在场围观。
这个说法的其中一个出处同样是赵女士。她在询问孩子身上的针眼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孩子说,有“爷爷医生”和“叔叔医生”给小朋友们检查身体,“前后都有小朋友,小朋友光溜溜的”,“叔叔也光溜溜的”。
赵女士找了孩子的爸爸,让孩子模仿当时的情形。结果孩子让爸爸把衣服裤子全部脱光。
不过赵女士的孩子没有被猥亵,只是在场围观;目前也没有消息证实实施猥亵的“医生”到底是谁。
5、长期对孩子们实施言语恫吓。
除了上面那句让人心碎的“望远镜”,孩子们还曾经被威胁“不听话就扔到垃圾桶里”,“不听话器官就没有了”。
以上,就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事实,虽然不能保证完全真实,但大致上是靠谱的。
至于其他那些传闻,比如说幼儿园带嫖客去挑选小男孩小女孩,出处都只是微信群聊天截图,至少从目前来看无法证实。甚至其中一名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一名小男孩肛裂,我觉得可信度也不是很大,因为这名家长表明他也只是听说。
再愤怒,也请分清事实、传闻、谣言、夸张和情绪的区别。
顺便说一下,今天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善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可笑,限制你的想象力的从来不是善良,而是你过往的自私。
以前你觉得那些事情、那些遭遇悲惨的低端人群离你很远,发生在遥远的乡村,或者城市的边缘,你觉得可以明哲保身,继续做自己的中产阶级美梦。可是事实证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你不是无法想象,你只是选择了忽略。
陈冠希在纽约大学的演讲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可惜的是很多地方摘出来的内容、乃至标题,都在刻意强调陈冠希这个加拿大华人的爱国心,简直要把他塑造成爱国华侨企业家的典型。可是这样的编辑操作舍本求末不说,而且恰恰背离了陈冠希最想表达,也是他的演讲里最核心最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观点。
没错,陈冠希的确讲了自己创办的鞋子品牌如何争取到和耐克的合作,努力让耐克改变了“中国制造”意味着低劣质量的看法。可是他的重点,并不在于要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也不差,更不在于宣扬自己如何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为中国人争光。 继续阅读“陈冠希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这次特朗普的亚洲之行,所到之处莫不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的情况就不说了,就连日本韩国这两个美国的传统盟国,对特朗普的接待都是超出常规的高规格。
比如说在日本。安倍晋三原本就是特朗普的知名头号迷弟,当初特朗普刚当选,他就迫不及待地送上礼物,一根金光闪闪的金色高尔夫球杆——因为他知道特朗普喜欢金色,又爱打高尔夫。 继续阅读“怎么对付特朗普?哄他,哄他,哄哄他……”
“那时我52岁,有糖尿病和关节炎,切除了胆囊和甲状腺的大部分。可是我仍然深信,美好的日子就在前方,将会到来。”
写下这句话的人叫雷·克洛克(Raymond Albert Kroc),这句话出自他在1977年出版的自传,那一年他75岁,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创造了当时这个星球上知名度最高的品牌。 继续阅读“吐槽金拱门的人应该读读麦当劳创始人的故事:52岁穷困潦倒,70岁世界首富”
国庆期间我去了一趟旧金山。这趟行程除了看朋友,主要的目的是应美联航的邀请,体验他们去年新推出的Polaris商务舱。因此今天顺便写个体验报告。 继续阅读“乘坐美联航全新的商务舱是什么样的体验?”
这两天在看好莱坞维恩斯坦性骚扰丑闻事件的报道,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点是:
维恩斯坦屡次对大量年轻的女演员和自己公司的女员工伸出魔爪,被他骚扰的对象光是被媒体第一批报道出来、有名有姓录下详细经过的就有十几个人,没有报道出来的相信更不在少数; 继续阅读“两个行业的女员工受性骚扰的现象最严重,一个是快餐,另一个是电影”
去过纽约的人对纽约地铁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好。这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系统,到今天早已老旧不堪。
可是如果能忍过最初的不适,你很快就会发现纽约的地铁有着非常独特的魅力。
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只是普通的通勤工具,人们来来往往,不会对地铁产生多少感情。但纽约的地铁车厢和地铁站却是真正的城市公共空间,人们愿意在这里停留,每天这里产生无数细小的互动,发生着外人永远无法知晓的故事。
我听过的一个故事是关于谭盾的。他刚到纽约时曾经在地铁里拉小提琴,一个小时能赚30美元。后来他成名以后又在地铁里碰到了当初和他在同一个角落卖艺的人,对方问他:你现在还在拉吗?谭盾笑了笑回答说,拉,但我现在在林肯中心拉。
纽约地铁每一条线的乘客都不太一样。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
每一个车站的设计风格也都不一样,常常在角落里藏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心机。比如34街地铁站的站台上方有一排隐藏的乐器,平时没有人会注意,但只要有人伸手挡住那里的几个小孔,就能触动传感器发出好听的声音。
再比如时代广场站里有一段长长的地下通道,每走几步你都会看到头顶的横梁上写着几个莫名其妙的句子。等你走完这条通道,把所有的句子连在一起读了一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首诗。
“睡过了头 / 累成了狗 / 如果迟到 / 会被炒掉 / 何必烦恼 / 何苦难受 / 不如回家 / 重头再来。”
下面文章还是我的朋友荣筱箐写的,内容就是讲纽约地铁里有别的城市地铁里没有的故事。
结束了在中国的假期回到纽约,从机场出关后坐地铁回家,车在黑洞洞的隧道里走走停停,列车员的解释一如既往地让人听不明白,乘客们一如既往地一脸淡漠茫然,好像地铁天生就该如此。只有我显得有些不耐烦,从飞速运转日新月异的中国归来,要做到对纽约的地铁一如既往地安贫乐道,有点难。
跟北京或任何中国城市的地铁相比,纽约的地铁的破败让外地人难以置信,也让本地人无地自容:
北京地铁站台上标配的自动报时装置,在纽约只有部分站台得见,大部分时候乘客就像在等待戈多——他在哪儿,他什么时候来,他到底来不来,全是未知数;
北京地铁站里司空见惯的站台与轨道之间的隔离墙,在纽约已经讨论了快十年却仍然没被提上议事日程,敞开的轨道就像阴影里的怪兽,时不时张开血盆大口涂炭生灵,去年全纽约48人因为各种原因落轨丧命,纽约人恨不得敲锣打鼓庆祝,因为这已是最近五年里的最低纪录;
北京的地铁站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纽约地铁站里光线昏暗,本地特产的像猫一样大的老鼠和像老鼠一样大的蟑螂在站台上如入无人之境,轨道上堆积的垃圾隔三岔五就被电火点燃引起场不大不小的火灾;
至于地铁系统的安全问题,纽约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因为在这个16年前曾被恐怖分子重创的城市里,地铁至今仍是没有安检,下一次灾难只是早晚的问题;
今年春夏,地铁因为各种古怪名头的故障而大规模中途停运的事故至少有六起,有一次一辆车在早上高峰期在半路上停了近一个小时,两名急着上班的乘客忍无可忍,扒开车门跳下轨道,冒着生命危险在布满高压电的漆黑隧道里步行到下一个站台,一时间成为热议的新闻。
澳洲前总理陆克文就曾经感叹:纽约人真是好脾气,要是澳洲的基础设施这么不靠谱,澳洲人早闹事了。不过他也公允地补充说,美国基础设施起步早,设备老化是正常的,纽约人坐上地铁时,中国人还用牛车呢。
这或许是纽约人至今还能与这里的地铁系统和平相处的原因之一,这个超过百岁的系统就像跟你过了一辈子的糟妻,在岁月里颜值尽毁,还患有更年期综合症,但毕竟她这一辈子都任劳任怨,老来还在一线操劳,轻伤不下火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只靠同情心和忠诚维持的关系肯定不能长久,我怀疑纽约人对地铁一忍再忍,不离不弃的背后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纽约地铁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里,有北京地铁青春欢畅的时辰里所没有的独特魅力——它有故事。
北京的地铁里偶尔也有故事,比如每天同车而行的陌生男女经年累月终成眷属,或者穿行在乘客之间推销公众号的外地女孩被恶言相向引起全城大讨论。
但大部分时候它像个现代化无菌实验室,系统里每个站都像克隆出来的兄弟姐妹展示着光可鉴人的雷同,车厢里人们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拿着手机戴着耳机,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眼就能看出来,在这里人跟人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
而纽约的地铁疏于管理,满身污秽的流浪汉和华尔街菁英可以并肩而坐,讨饭的和特立独行的街头艺术家一块儿向乘客伸手,宣扬耶稣救世的牧师和警告人们吃肉是万恶之源的狂热素食者可以一个接一个发表演讲,连飞累了的野鸽子偶尔也可以搭个免费便车。
就这样,纽约地铁成了展示人间百态的大舞台,在这里你能看到这个城市所有的秘密。
站台上常见的是卖唱的乐手,沉郁的萨克斯,或是喧腾的摇滚乐,在列车高分贝的刺耳尖叫声中,音符被撕得支离破碎,就像在杂乱不堪的工地上星星点点开出花来。
那些乐手里,有的是身怀绝技的人,另外一些显然五音不全,但无论怎样他们对自己的工作都很认真。一个从罗马来纽约旅游的朋友曾经吃惊地对我说:“你们纽约人工作真勤力,连地铁上卖唱的都是真唱,我们罗马卖唱的都是带着录音机对口型的。”
勤力的确是纽约人的特点,但在这样一个多元的城市,勤奋工作的人也各怀心事。
我采访过一些在地铁卖艺的乐手,有个吹小号的白人,说自己曾经供职华尔街,但实在不能忍受那种没有灵魂的工作,两年前辞了职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
采访结束后,他不仅摆了pose让我拍照,还把他难写的名字拼了好几遍,以确保我写对。对他来说,执着于梦想比委身于与梦想无关的光鲜工作更令人自豪。
有个二胡演奏家,曾供职于中国国内的正规乐团,他也觉得靠本事吃饭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但采访结束后还是要求不拍照,用假名,因为怕他仍在国内的家人看到。对他们来说,“地铁卖唱”大概仍然是个让人抬不起头的词。
我特别感激一个黑人鼓手,他在我忙到对生活舍本逐末的那段时间,无心之中给过我当头棒喝。
那天我赶去一个很费事的采访,需要在地铁上读完一大堆背景资料。中途上来一支鼓乐队,把小马扎放在我的座位旁边,开始演奏。
他们的水准真心不错,但我专心阅读一直没有抬头。这时候那个鼓手突然凑到我面前说:“你为什么看也不看一眼,你对音乐无动于衷吗?”
我回说:“对不起,我今天真的很忙”,但这话一出口,我自己都开始脸红,它听起来是那么苍白无力,再忙也不能忘了感动,除非你已经开始在忙碌中迷失。
在过去十年中,我每天在不同的时段乘同一条线路的地铁上下班,跟一些同样经常出现在这条线路上的人成了心有灵犀的“车友”。
有一个要饭的,人高马大,声音浑厚,他说自己曾经是职业篮球队的教练,身体出了问题丢了工作,现在只能乞讨为生。但他从来都不强求,每次都会在开场白中说:“如果你没有零钱,就给我一个微笑。”
要是打一阵子没见他,我就会无端担心起来。我希望他好好的,一个连要饭都能要得如此优雅的人值得这个世界珍惜,更何况他是唯一个能在我没有零钱又心情沮丧的时候强迫我对世界微笑的人。
纽约地铁24小时通车,过了午夜,普通的上班族大都已经到家,列车就会是另一些人的天下。
那些画了鬼魅浓妆穿戴新潮去泡夜店年轻人,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些郁郁寡欢或过分活跃的精神病患者,每个人看上去都显得奇形怪状,让你不得不暗存戒心。
但看上去的样子往往只是假象,有一次我去外地采访回来已经快凌晨两点,地铁上,一个头发乱蓬蓬的人一直弯着腰,单手抚地,在列车头尾之间走了好几个来回。
我正心想要提防他突然发疯,他停在我旁边一对恋人面前,对男的说:“答应我,你要好好照顾她。”对女的说:“你,你的任务就是继续美丽。”然后对车上所有人说:“是什么让地球转动?是爱。”
有时候疯子与哲学家果然只有一线之隔。
有人说纽约这个所谓的“大熔炉”,其实更像是“色拉碗”,不同族群在同一个城市里划地而居,种族隔离远未消除。纽约地铁对此也能提供旁证,有些车驶往富区,下班时间车上乘客大多是西装革履的白人,有些车驶向贫区,乘客就大多是少数族裔。
有一次我迷迷糊糊误坐了驶往布朗士的车,直到周围的乘客肤色开始变成全黑,有人开始在车厢间的空隙里撒尿时才惊醒。要是你在全程经行少数族裔聚集区的7号地铁上看到几个穿着光鲜的白人,那要么是当天沿途的体育场里有棒球比赛,要么就是他们上错了车。
我没法告诉你上述种种哪个是真正的纽约,因为他们都是。但我明确知道,如果你让我用破烂不堪的纽约地铁去换整齐现代的北京地铁,我还是不想换。
英文里所说的“六呎之下” (six feet under) 是指墓穴,代表死亡,而同样被称为六呎之下的纽约地铁,它的破成就了它的美,它让这所城市在属于黑暗和死亡的地方也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明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参赛队伍正在陆续产生,如果你关心体育新闻,一定知道冰岛足球队在昨天欧洲区预选赛的最后一轮里击败科索沃,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昂首出线。
几乎所有的外媒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都着重强调了这么一点:冰岛全国总人口只有33万多一点,是有史以来参加世界杯的国家里人口最少的一个。
1、
说到足球,说到世界杯,总难免让人想起国足,毕竟中国足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一言难尽的苦涩回忆,毕竟除了2002年,我们一直是参加不了世界杯的国家里人口最多的一个……
今天美国队意外输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惨遭淘汰,网上有评论说“在不参加世界杯这件事上,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终于取得了一致”。
而冰岛足球创造的奇迹,则是一个超级小国的胜利。
论面积,冰岛的国土只有10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最小省份之一的浙江省,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不适合居住的火山地貌。论人口,冰岛更是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县。
因为接近北极圈,苦寒之地加上极夜现象,外面又冷又黑,一年只有四个月时间适合户外活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个国家都不像是能够在足球上取得成功的样子。
2、
在去年的欧洲杯上,冰岛就已经震惊了世界。他们在预选赛两次击败荷兰,1/8决赛里淘汰了英格兰,让英格兰主教练黯然辞职。英国人无奈地自嘲说,英格兰居然被一个火山比职业足球运动员还要多的国家打败了。
当时还有一个流行的段子说:冰岛人口332529人,其中女性165259人,18岁以下的男性40546人,35岁以上男性82313人,再减掉因为太胖、生病、残疾、忙着捕鲸、忙着放羊、忙着剪羊毛、忙着监测火山和地震等等,剩下的刚好能凑齐一支足球队所需要的23人。
撇开段子不讲,现在的这一支冰岛队,的确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们的主教练是一名兼职牙医,有空的时候还经常回自己家乡的小村子里给病人看牙齿。
他们的队长在踢足球前曾经是一名手球运动员。顺便说一下,冰岛的手球队早在8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已经创造过历史拿了亚军,让冰岛成为了历史上拿下奥运奖牌的最小国家。
他们的守门员因为踢球收入无法养家糊口而业余兼职当导演拍MTV和广告,导演生涯最辉煌的一刻是在2012年帮冰岛拍了一支MTV参加了2012年的欧洲歌唱大赛,最后获得第20名。
3、
五年前的2012年,冰岛队的世界排名是131位,比中国队还要差很多。而现在,他们的排名是22位。这样的蹿升速度,有如火山喷发。
这次的世界杯预选赛,冰岛所在的小组并不弱,但十场比赛下来,他们7胜1平积22分,力压克罗地亚、土耳其和乌克兰三支欧洲强队。他们的最终出线,可以说没有任何运气的成分,也算不上冷门,完完全全是实力的体现。
巧合的是,四年前的上一届世界杯预选赛,冰岛正是因为输给克罗地亚而失去了出线的资格。世道有轮回,这一次他们把克罗地亚挤到了小组第二,让克罗地亚只能去参加附加赛。
这样一个只有30多万人、一年只有四个月时间适合户外活动的国家,这样世界排名只有131名的超级鱼腩,是怎样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脱胎换骨蜕变成强队的呢?
足球是人踢出来的,是集体运动。冰岛足球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拥有一批有实力的足球运动员。
要培养一批有实力的球员,光靠球员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还不行,背后必然有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需要倚靠制度性机构性的力量。
缺乏好的制度和好的环境,即使偶尔有天才球员灵光乍现,最终也会沉寂。
去年欧洲杯英格兰队被冰岛队淘汰后,英国举国震惊,很多英国媒体都派记者去冰岛采访,探寻冰岛队崛起的秘密——英国这样的老牌足球强国,反过来要向冰岛取经。
其中英国《卫报》的一篇报道我印象很深,文章详细介绍了冰岛足协如何建立了一个运行有效的机制,最终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代足球人才。
4、
2000年,冰岛足球正处于低谷。当时冰岛足协决心振兴本国足球,于是推出了一个野心勃勃、不计成本的疯狂计划。
这个计划选择的切入点是青少年,所谓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冰岛足协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修建室内足球场。冰岛不是常年苦寒极夜没办法在室外踢球吗?那就在室内训练呗。
2000年,第一座室内球场落成。现在,冰岛一共有7个大型的、符合正规比赛标准的室内球场。
此外,冰岛足协还出钱在全国每一所中小学附近购买土地,修建小型的球场。这样的小球场,一共建了150个。
无论大小,每一个球场都有良好的灯光照明和其他必备设施,有人造草皮,有供暖系统。
这些球场免费向大众开放。有了球场,原本就热爱体育运动的冰岛孩子对足球就有了热情。全冰岛的孩子都把踢足球当成业余爱好,很多孩子从三四岁就开始了训练。
每天下午,学校的校车把低年级的孩子们送到这些球场。等小孩子们玩够了之后,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轮换上场。到了晚上6点,成年足球队再接着踢。
不同年龄的足球爱好者们,因此也有了很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形成了一种“社区式”的交流氛围。《卫报》那篇报道里,记者在字里行间对这样良好的氛围充满了羡慕。
现在这一支冰岛国家队的球员,都是从小在学校的室内球场里训练成材的,他们因此被称为“室内的一代”。
5、
冰岛足协做的另一件事,是培养教练。
从2002年开始,冰岛足协大幅度地降低了考教练证的门槛,缩短培训时间、减免培训费用;除了在国内大量开办教练培训班,还把国民大量送到英国等足球强国进行培训。
最重要的是,他们鼓励任何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感兴趣,都可以用业余时间当足球教练。
于是,整个国家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去考足球教练证书,他们中有股票经纪人,有电梯操作工,有饭店服务生,有律师和理发师。
2003年,全冰岛没有一个人有欧足联B级教练证书。而现在,冰岛全国有563个欧足联B级教练,还有165个欧足联A级教练。
算下来,平均不到500个冰岛人里就有一个是欧洲足联认证的教练。而这个比例,在英国是1:10000。在人均拥有足球教练这个数据上,冰岛可能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
按照欧洲足联的规定,拥有A级和B级教练证就有资格在欧洲各国的职业俱乐部和青年队里担任教练工作。
也就是说,冰岛的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能接受高规格、相当于职业队教练水平的足球培训,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不例外。这也就保证了他们从小就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会被野路子教练的三脚猫功夫误导。
现在,全冰岛一共有58人在欧洲各国的职业联赛踢球,此外还有23人在其他国家的青年队效力。
6、
就是因为做了这样两件事,冰岛的足球实现了腾飞。
《卫报》问了一个问题:冰岛足球的成功经验,能够在英国复制吗?其实我也同样感到好奇:冰岛的经验能够在中国复制吗?
冰岛足协修球场和培训教练的经费,来自于国际足联分配给各个会员国的比赛电视转播费用。《卫报》语带嘲讽地说,这笔钱在英国,可能要用于支付足协官员的高薪;而同样的职位,在冰岛的薪水要比英国低得多。
其中一个受访者说,“在英国,那些足协官员的自我极度膨胀,他们想要的是高薪厚禄。可是在冰岛,大家想的就是把足球搞好而已。”
要学习冰岛的经验,需要做大量的改变,可能不仅仅是足球方面的改变,更需要文化上的改变。
《卫报》的文章提到了冰岛人独特的国民精神——注重细节,专注持久地把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直到死为止(It is an Icelandic trait to take some small task and essentially do it to death)。文章引用一个冰岛人的话说,“当冰岛人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一直老老实实地做下去,有人会把这种习惯称为病态,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
这种近乎病态的执着深藏在冰岛人的血液和基因里,可能来自于他们悠久的捕鱼传统——在海上捕鱼的时候,你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忍受各种不便和不适,直到捕满鱼才能回家。
另一个文化上的不同,是冰岛社会的平等意识,这一点即使相比其他北欧国家,冰岛人也表现得尤其突出——所以国家队的主教练继续兼职去做一个小村子的牙医这样的情况才会发生。
据说C罗有一次到冰岛比赛,希望自己有一个独立的更衣室,但是冰岛人礼貌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冰岛是一个近乎偏执的平等主义社会,没有人拥有特权,因此也就没有VIP室。
所以,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件事,但可能也只有在冰岛这样一个单纯简单的社会里才能做到,别的国家根本无法复制吧。
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就在几个小时前,拉斯维加斯发生了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64岁的凶手从酒店32层向楼下参加露天乡村音乐会的观众扫射,目前已经至少造成5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电视上的数字又更新了,最新的受伤人数已经达到至少400人。虽然不希望数字继续上升,但是考虑到音乐会现场有几万人,也许最终的伤亡人数还会变化。 继续阅读“拉斯维加斯之后,一切都不会改变”